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阅读指导宋词鉴赏辞典
   范成大《霜天晓角》宋词鉴赏      ★★★ 【字体: 】  
范成大《霜天晓角》宋词鉴赏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6:34:08   点击数:[]    

霜天晓角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唯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霜天晓角,又名“月当窗”、“踏月”、“长桥月”。

  词题为“梅”,而全篇不着“梅”字,多写梅周围物事。先写梅开之气候、季节。晚来天晴,寒风乍歇,一夜之间,寒威折减,梅应时而开。古人认为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龚自珍《病梅馆记》)。故宋代诗人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山园小梅》)被当作咏梅名句,播于人口。辛弃疾《念奴娇·题梅》亦以“疏疏淡淡”开篇。此处,别用天高月淡,浮云掩映来映衬花之疏;又用“数枝雪”来形容花之淡。“只应花似雪,不悟有香来”(苏子卿《咏梅》)。“雪”,既指梅花的色泽晶莹洁白,又指梅花的带雪而开。“数枝雪”强调了雪与梅的疑似,包含了丰富的意蕴。这种清疏淡雅之美,含蓄蕴藉,故贯以脉脉,梅与人开始融而为一。

  下片用“胜绝”总上,又用愁亦绝”启下。这里有一大段情的省略,只用“此情共谁说”带过。是何愁?梅愁,抑或人愁?梅之疏淡高雅,含情脉脉,亦如已之清高无偶,幽怀独抱。咏梅亦是自怜幽独。自持清高是中国士人的普遍心态,但曲高则和寡,人的超尘绝俗,必然使自己陷于落寞、无人理解的境地。这里就将自己的幽独的抒发转化为对他物──梅的吟咏,宣泄愁情,使心理上获得平衡。

  此外,中国古代士人还有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所谓“看花溅泪,对月伤心”。伤感的体验常常表现为美的自赏,美的欣赏又常常产生伤感的体验,体验到美的摧伤,美的匆匆消逝。

  这一切,词人都没有说。先用“谁共说”推开,再用“两行低雁”所见倚楼望月之人暗示。倚楼、望月,都是生远思的情态,至于所思的内容,还需读者参与创造,思而得之。

  俞陛云认为末二句最为擅胜,“此从飞雁所见,写倚楼之人,语在可解不可解之间。词家之妙境,所谓如絮浮水,似沾非著也。”(侯孝琼)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宋词鉴赏

  • 下一篇文章:黄公绍《青玉案》宋词鉴赏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范成大《霜天晓角》宋词鉴赏”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范成大《霜天晓角》宋词鉴赏”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辛弃疾《醉太平》宋词鉴赏
  • ››周邦彦《满江红·昼日移阴》宋词鉴...
  • ››贺铸《鹤冲天·鼕鼕鼓动》宋词鉴赏...
  • ››姜夔《齐天乐》宋词鉴赏
  • ››赵闻礼《贺新郎》宋词鉴赏
  • ››张耒《风流子·木叶亭皋下》宋词鉴...
  • ››冯去非《喜迁莺》宋词鉴赏
  • ››王平子《谒金门》宋词鉴赏
  • ››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 ››李清照《武陵春》宋词鉴赏
  • ››范成大《醉落魄》宋词鉴赏
  • ››范成大《眼儿媚》宋词鉴赏
  • ››范成大《水调歌头》宋词鉴赏
  • ››范成大《鹧鸪天》宋词鉴赏
  • ››范成大《霜天晓角》宋词鉴赏
  • ››范成大《浣溪沙》宋词鉴赏
  • ››范成大《忆秦娥》宋词鉴赏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