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阅读指导宋词鉴赏辞典
   刘辰翁《永遇乐》宋词鉴赏      ★★★ 【字体: 】  
刘辰翁《永遇乐》宋词鉴赏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6:29:44   点击数:[]    

永遇乐

  刘辰翁  

  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鬓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

  这首词,从词序里推知是作于公元1278年。因乙亥为宋德祐元年(1275)。“今三年矣”,实为1278年,宋亡于1276,这时已亡国二年了。易安南奔,犹存半壁。辰翁作词,国无寸土。说“虽辞情不及”,是谦词,“而悲苦过之”,是实情。

  此词一起三句,以对句写景,月明云淡,景色可嘉。然而一句抒情,“春事谁主?”问得突兀,实以伤心人别有怀抱,何堪对此。接着再写临安宫苑,湖堤天气,寒暖适宜,但却何匆匆乃尔,实悲叹春之易逝,国已沦亡。三接复以对句写香陌华灯之热闹美丽,一结又“长是懒携手去”。心情可知,痛何如之!本片最后“谁知”二句,在断烟禁夜气氛中,“满城似愁风雨”。这里是以景物作比喻。临安已沦陷,元朝统治者在彼发布命令,宰割人民,哪能不使人悲愤。这一句如似重槌,发人猛省。

  下片首段三句与上片末句,似断实连,但却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宣和旧日”,实指北宋。“临安南渡”,杭州变作汴州。“芳景犹自如故”,一总南北宋之繁华景象。又寓有不堪回首之叹。国事如此,是从大处着墨,而又系结合易安的身世来抒写的。因为李清照的《永遇乐》曾写“中州盛日”的情况,但南奔后,是“而今憔悴”。是如词序所云“又托之易安自喻”。“缃帙”下三句,记述易安南奔时书籍丧失,三五月明时感怀,写下很多“凄凄惨惨戚戚”的词,真是凄苦之至。“江南”下三句,再申述乱离流落之苦,用杜甫有安史乱中寄家鄜州的故事。无路可走,无家可归,苦情自不待言,而却以“此苦又谁知否?”反语出之,情更深痛,笔势陡起。一结“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极写一己之悲与他人之乐,和李清照的词是遥相承应,更有无可奈何之叹,哀惋无穷。

  全词每小段都是先景后情,情景交织,疏密相间。两片末尾,均是大力铺写当时情景,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上片以此来勾起下片,下片末尾以景抒情,给人以无限回味。(金启华)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姜夔《鹧鸪天》宋词鉴赏

  • 下一篇文章:杨炎正《水调歌头》宋词鉴赏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刘辰翁《永遇乐》宋词鉴赏”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刘辰翁《永遇乐》宋词鉴赏”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辛弃疾《醉太平》宋词鉴赏
  • ››周邦彦《满江红·昼日移阴》宋词鉴...
  • ››贺铸《鹤冲天·鼕鼕鼓动》宋词鉴赏...
  • ››姜夔《齐天乐》宋词鉴赏
  • ››赵闻礼《贺新郎》宋词鉴赏
  • ››张耒《风流子·木叶亭皋下》宋词鉴...
  • ››冯去非《喜迁莺》宋词鉴赏
  • ››王平子《谒金门》宋词鉴赏
  • ››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 ››李清照《武陵春》宋词鉴赏
  • ››刘辰翁《摸鱼儿》宋词鉴赏
  • ››刘辰翁《西江月》宋词鉴赏
  • ››刘辰翁《柳梢青》宋词鉴赏
  • ››刘辰翁《忆秦娥》宋词鉴赏
  • ››刘辰翁《兰陵王》宋词鉴赏
  • ››刘辰翁《永遇乐》宋词鉴赏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