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教学宝典教学案例
   一“问”激起千层浪——《五柳先生传》教学片断的反思      ★★★ 【字体: 】  
一“问”激起千层浪——《五柳先生传》教学片断的反思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5:19:27   点击数:[]    

问”激起千层浪

——《五柳先生传》教学片断的反思

坎门一中  王秀钗

[教学片断]

    走进教室,本以为这又是一堂波澜不惊的语文课,却没有想到一“问”激起千层浪。

这是《五柳先生传》的第二课时,当学生齐背完课文后,我于是请学生说说是否喜欢“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这是课后题)我预计学生多会说“喜欢”,会围绕“五柳先生”的率真、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等高尚情操来谈,却没有想到会有以下的情景:

生:不喜欢!

生:喜欢!

(当我一问出,学生马上反应,很显然“不喜欢”的声音远远超过了“喜欢”的声音。我一愣!怎么会呢?)

师:不管喜不喜欢,请说说理由。

    生:我不喜欢,因为他只是一味的消极避世,洁身自好,不合流同污,他应该出来为国家出一份力。

     (其他学生给予热烈的掌声,纷纷表示赞同。)

    生:我反对,他当时只一个官职卑微的县令,怎么斗得过那些权贵呢?怎么能力挽狂澜呢?

    生:但是你至少可以改变一些,哪怕是一点点的改变。

(一生马上站起来,显得有点激动。)

    生:如果人人都这样消极避世,躲进深山老林,那么国家怎么发展

    生:不喜欢,他写文章只是“自娱”、“以乐其志”,他应该批判朝廷的腐败。

    生:他应该象鲁迅一样,把笔当作战斗的武器。

(在座的学生为其喝彩。)

    生:我喜欢他闲适自得的心境,但又觉得他应该关注国家的命运。

……

(学生更多的是说不喜欢的理由)

    师:难道他身上没有值得我们欣赏的地方吗?

    生:有!

(生异口同声)

    师:那能谈谈理由吗?

(生反应的不是很热烈)

[反思]

    这群学生太可爱了,太令我惊喜了!以为学生会落入我的“圈套”,会按照我的标准答案来回答,却没有想到他们各抒己见,情绪高涨、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回答得异彩纷呈。更可贵的是我从他们身上看到“责任”两个字。这原来只是一个看似很普遍的问题呀,为什么平常三缄其口的学生会顿时活跃异常?

    我心目中的好课该具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勃勃生机,所以我苦口婆心地讲了课堂上踊跃发言的种种益处;我也创造了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给予赏识,并以加分“相诱”。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是除了寥寥几个平时比较活跃的学生发言,其他学生总是“金口难开”、“冷眼旁观”。这个学期就是活跃分子也有几个变得甘于寂寞,语文课堂逐渐变得“清风乍起”、“水波不兴”,为此我大伤脑筋,然而今天为什么出现另一番景象呢?我不禁沉思了!

    课后我特地向学生问缘由,学生说这个话题他们感兴趣,答案具有不确定性,能引起争议,而且能从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也有学生说这个话题没有死扣住课文,有自己发挥的余地,能结合自己独特的感受来说;又有学生说看到同学纷纷发言,受这热烈气氛所感染,不甘冷落一旁。

    看来要改变语文课堂这种沉闷的氛围,问题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不但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而且总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延伸·拓展·整合——《三顾茅庐》教学案例与分析

  • 下一篇文章:教学案例《老王》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一“问”激起千层浪——《五柳先生传》教学片断的反思”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一“问”激起千层浪——《五柳先生传》教学片断的反思”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案例描述:“我要宴请孙膑”
  • ››《人是什么》教学案例
  • ››《乡愁》教学案例(语文版七年下)(教...
  • ››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案例集-《雪孩子》...
  • ››《天上的街市》教学案例
  •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我与广告“零距离...
  • ››一个以“白洋淀”为主题的开放式阅...
  •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案例
  • ››《说不尽的桥》活动课教学案例
  • ››牵一发而动全身----《行道树》...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