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教学宝典 → 教学文摘 |
|
|||||
掌握几种主要的修辞格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3:18:18 点击数:[] ![]() |
|||||
掌握几种主要的修辞格 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有效的语言形式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就叫修辞。修辞的范围很广,包括词语和各种句式的选用锤炼,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等等。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引用、设问、反问等多种。其中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设问、反问、排比等修辞方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比喻的构成包含两个条件:一是比喻的双方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二是两者必须有某种相似点,比喻的三个成分:本体-一被比喻事物,喻体-一用来作比的事物,比喻词-一联结本体和喻体的词语。比喻可分以下几种方式。 (1)明喻。用比喻词把本体与喻体连接起来。一般格式为“甲象乙”。例如: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2)暗喻。把本体说成是喻体。一般格式是“甲是乙”。例如: 生活是海洋,人是海洋上的一艘小船。 (3)借喻。由喻体直接代替本体,比喻词和本体均不出现。例如: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2.借代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换个说法,借用和这个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东西说它。主要方式有三种。 (1)部分代替全体。例如:江面上,点点白帆顺流而下。 (2)以具体代替抽象的事物。例如: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3)用人物的外部特点代替人。例如: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 3.比拟 把物当成人、把人当成物或把一事物当成另一事物来描写。例如: 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不知那家伙生的是啥样狼心狗肺。 夕阳落下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桔红色的晚霞。 4.夸张 为了表达强烈的情感,突出某一事物的特征,有意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这种修辞方法叫夸张。例如: 他们看见那些受人尊敬的小财东,往往垂着一尺长的涎水。 巴掌大的一块地,要睡下四个人。 5、反语 反语就是正话反说,说话人要表达的意思跟字面的意思相反。例如: 我们为什么又叫它做党八股呢?这是因为它馀了洋气之外,还有点土气。这也算一个创作吧! 6.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两句话组成的一组句子叫对偶。有正对和反对两种。例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7.排比 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一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连用在一起叫排比。例如: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味无忧无虑地生长。 8.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有意识地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叫反复。例如: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9.反问 用问句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思。答案就包含在问句之中。反问不需要别人回答,也不需要自己回答。例如: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10.设问 说话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有意先提出一个问题,紧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自问自答叫设问。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不论是红花还是红叶,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当它是酸性的时候,呈现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 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京广铁路是祖国运输的大动脉。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5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6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7这也不足为奇。那时候的水井差不多全是这样的,凿些窝儿是为了掏井工人上下方便,这又说得上什么秘密呢? 8这间房子就像豆腐干那么大。 答案: 1比喻 2拟人 3暗喻 4对偶 5夸张 6 设问 7反问 8夸张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