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教学宝典 → 作文辅导 |
|
|||||
如何让老主题写出新意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2:52:04 点击数:[] ![]() |
|||||
如何让老主题写出新意 楚学群 雷锋精神人尽皆知,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赞美雷锋精神的作品不计其数。作家彭荆风的作品《驿路梨花》,在表现“雷锋精神处处在”这一主题时,文章里却没有空洞地喊口号,没有泛泛地讲大道理,文笔清秀隽美。读罢,让人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灵上的洗涤。那么,作家是如何把老主题写出新意的呢? 题目新 有人说“题好一半文”。彭荆风的文章标题“驿路梨花”引用了陆游的诗句,又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字面上指驿路上的梨花,实则指梨花姑娘和梨花似的雷锋精神,令人耳目一新,乐于看下去。 顺序好 总体上文章的记叙顺序是顺序,中间有插叙,如解放军建造茅屋和哈尼小姑娘照料茅屋。顺序中间有插叙,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设置巧 文章所写的故事,前后延续了十几年,时间跨度大,作者把笔墨集中到一个晚上、一个早上“我们”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上,在记叙过程中不断设置悬念,紧紧地爪住了读者的心。就象洋葱一样,文章层层设疑,层层剥离,逐渐表明正意,构思巧妙而新颖。 语言妙 一篇赞美雷锋精神的文章除了要注意以上几方面外,还需要精美的语言为它锦上添花,这篇文章堪称典范。例如第一段中“好、挨、延伸、消失”,写出了山的高大险峻,为下文作了铺垫。第六段的景物描写烘托人物轻松欣慰的心情,也为小茅屋的出现埋下了伏笔。再比如文章几处写到梨花的地方,虚实结合,花人融合,美妙至极。类似的地方不胜枚举。 我们要学习作家的这些写法,在表现老主题时,不落俗套。 (孝南区实验中学 楚学群) (这篇文章发表在2003年9月12日的《孝感晚报》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