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语文 → 教学宝典 → 作文辅导 |
|
|||||
谈作文教学如何突出重点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2:41:02 点击数:[] ![]() |
|||||
谈作文教学如何突出重点 张上明 [原创] 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必须对学生进行作文系列化训练,即使作文教学形成整体系列,按这个系列,分年级、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作文训练。 从目前的作文现状来看,作文教学系列化是有章可循的。因为现行的语文课本每个单元课文的后面都有一个“作文训练”。这个“作文训练”包括“作文范围”、“作文要求”、“作文提示”等。它的设计从整体上看有一定的系统性,而且每个“作文训练”都有一个重点。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呢?下面以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的“作文训练”为例加以说明。 上课开始,教师告诉学生这次作文的范围是“写一篇借景抒情的记叙文”,并指出记叙文有记人的,记事的,也有写景的。那么这类文章以前学过没有呢?在学生回答“有”,并举出《白杨礼赞》、《井冈翠竹》等例子以后,教师给学生讲解如何借景抒情,即具体介绍借景抒情的两种不同方法:第一是情景分开,第二是情景交融。然后,教师指出借景抒情的关键是要“情景结合,感情真实”,点明重点。再指出借景抒情要注意三点:1、不要为写景而写景;2、景物描写要具体;3、恰当地运用修辞。 在讲述了借景抒情并明确重点以后,教师再具体指导学生作文。指出“情”往往是触景而生的。那么你看到以下的“景”会产生什么“情”呢?(或者说这篇文章要抒的“情”是什么呢?)教师板书作文题:《校园中的一角》。学生回答:本文要抒的“情”(也就是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赞美校园之美,抒发热爱学校、热爱老师之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要学生思考,要抒发出这样的“情”,必须借怎么样的“景”呢?学生(准备写学校科教楼的)回答,可写的“景”有:1、科教楼的壮美外观;2、科教楼实验室完备的设施;3、师生做实验时的情景等等。这时,教师再指出怎么样才能借“景”抒好“情”,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次作文训练的重点是“情景结合,感情真实”。师生还可以共同分析另外的文题,如《家乡赞》等。 在进行了以上的作文指导以后,教师可再给学生读一篇范文,并作适当的评讲。告诉学生这篇文章之所以写得好,就在于作者把景和情紧密结合了起来,有真情实感。 由于这样的指导具体而又重点突出,学生作起文来不再感到费力。有些学生写得得心应手。从这次写作的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较生动,有一定的真情实感。有几个学生还写出了水平较高的文章。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讲,再次点明借景抒情的重点,使学生在本次作文训练中自始至终把握重点,增强了写此类文章的能力。 当然,我这里谈突出重点,并不是指突出一点,不及其余。其他的要求可适当地作一些提示。如讲到《校园中最美的一角》写什么景时,我就提醒学生写作时要详略得当。 总之,作文教学只要能按照“作文训练”的系列化要求,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对学生的作文能力逐项进行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逐步明显提高。 (本文发表于《中学语文》1993年第9期) 版权所有 (c) 2003 上明语文网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