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在加强试验的基础上,积极促进乡镇企业场外交易,特别是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和小证券市场的发展,也是一条促进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完善深化和直接融资渠道拓展的可选之路。
由于乡镇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不可避免地,也会遭遇到某些中小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例如融资歧视等。由于这些问题并非乡镇企业转制所特有的现象,与乡镇企业转制无必然联系,本文暂不作讨论。
四、初步的结论
通过对农村金融与乡镇企业转制关系相关文献所作的综述,我们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农村金融与乡镇企业关系密切(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农村金融的讨论直接处理为对乡镇企业融资的研究。这一处理是否得当,还有待商榷)。这一点,不仅表现在改制前乡镇企业的融资问题成为推动改制的重要力量,而且表现在影响到改制能否对乡镇企业发挥积极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程度有多大。其次,农村金融问题,具体到本文,即乡镇企业融资问题,非常复杂,尤其处在乡镇企业改制这一制度动态变化的环境背景之中,问题更加错综难解,对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上的处理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我们认为,要解决好这一问题,一定要结合乡镇企业转制这一契机,将挑战化为机遇,对乡镇企业融资问题制定出治标治本的解决方案。最后,已有关于民营经济的研究可以作为进行乡镇企业改制和融资研究很好的参考,这不仅因为目前乡镇企业改制很大部分朝着民营化的方向发展,而且由于民营经济的内生性与乡镇企业经营者部分内生的特征具有一致性。
「参考文献」
[1]陈剑波:《市场经济演进中乡镇企业的技术获得与技术选择》,《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
[2]范从来路瑶陶欣盛志雄袁静:《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模式与股权结构的研究》,《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3]冯曲:《从资金筹集机制看乡镇企业改制:制度变迁动力学的一个案例》,《改革》2000年第5期
[4]黄少安魏建:《诸城“二次改制”的考察》,《改革》1999年第2期
[5]姜长云(a ):《乡镇企业资金来源与融资结构的动态变化:分析与思考》,《经济研究》2000年第2期
[6]姜长云(a ):《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逻辑》,《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
[7]姜长云(a ):《乡镇企业资产结构与资金来源结构的矛盾》,《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3期
[8]秦晖:《十字路口看乡企——清华大学乡镇企业转制问题调查研究报告(上)》,《改革》1997年第6期
[9]秦晖:《十字路口看乡企——清华大学乡镇企业转制问题调查研究报告(下)》,《改革》1998年第1期
[10]石恂如龙劲柏:《苏南乡村企业负债经营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97年第1期
[11]谭秋成:《乡镇企业债务分析》,《管理世界》1998年第6期
[12]谭秋成:《乡镇集体企业中经营者持大股:特征及解释》,《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
[13]徐志明张建良:《乡镇企业资金的高速增长及效益下滑-江苏省苏州市乡镇企业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1997年第3期
[14]张杰:《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与融资次序》,《经济研究》2000年第4期
[15]张军冯曲:《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改制的一个分析框架》,《经济研究》2000年第8期
[16]张军:《中央计划经济下的制度变迁理论》,《经济研究》1993年第8期
[17]张军:《话说企业家精神、金融制度和制度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8]支兆华:《乡镇企业改制的另一种解释》,《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
[19]周其仁等:《中国乡镇工业企业的资产形成、营运特征及其宏观效应》,《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6期
[20]邹宜民戴澜孙建设:《苏南乡镇企业改制的思考》,《经济研究》1999年第3期
[21]Martin Weitzman and Chenggang Xu ,1994,Chinese Township-Village Enterprisesas Vaguely Defined Cooperative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18,121~145.
[22]Hehui Jin and Yingyi Qian,1998,Public Versus Private Ownership of Firms:Evidence from Rural China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August
[23]Yijiang Wang and Chun Chang,1998,Economic Transition under A SemifederalistGovernment:The Experiment of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 Vol.9(1)。
上一页 [1] [2] [3] [4]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