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金融研究
   正在重构中的中国金融版图      ★★★ 【字体: 】  
正在重构中的中国金融版图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2:00:29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改革让中国银行业和金融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外资银行由原来希望自建体系转而与国内银行进行战略合作,而在三年前,中国的银行想邀请大的境外合作者‘请也请不来’。”这是2005年 11月2日下午4点,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中国大饭店出席“2005中国论坛”。时的开场白。
  的确,纵观周小川就任行长的两年多时间,央行四面出击、纵横捭阖,通过汇金、建银这两颗“棋子”,相继参股了中行、建行、工行等商业银行,利用财务重组控制了数十家重点券商;最近又传出消息:汇金2006年将控股保险公司,工行、建行、中行申请设保险公司…… 
  由央行掌舵的一艘超级金融控股“航母”正徐徐朝我们驶来,这是否预示着,未来的中国金融版图,将是几家“银行系”大型金融控股公司一统江山的格局? 
  1、注资国有银行抓牢控制权 
  汇金公司,2003年底因450亿美元巨额外汇注资而设立的公司,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深深的“央行烙印”。  
2004年1月6日,央行通过汇金注资,持有中行100%的股权,控股建行85.228%。此举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随后,2004年6月,汇金公司又注资交行30亿人民币;2005年4月,注资工行150亿美元,与财政部各持有其一半股份。由此,在这四家大型国有银行借助新注资冲销坏账、改善资产负债状况的同时,汇金公司也一跃成为中国银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单一股东,由此中央银行牢牢掌控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控制权――四大行已有三家被“收编”,最后一家农行估计也不会例外。换言之,央行通过汇金公司对商业银行的控股,实际上也就从内部控制了这些银行的风险和改革进程。 
  正如汇金副董事长汪建熙所述,“我们虽然不是它们的婆婆,但我们是股东,它们需要向我们汇报。我们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帮助它们进行重组……” 
  依照汇金的部署,中建两行在董事会中引入了独立董事,成立了负责风险管理的高级别委员会,对贷款决定进行集中管理,开始把绩效而非工作期限的长短作为职员升迁的依据。而所有者不再“虚置”的一个制度安排,就是这些银行增加了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次数。 
  与此同时,两行监事会也开始发挥作用。汇金公司总经理谢平表示“主席也好,监事也好,我们告诉他,2004年没办法,刚成立几个月。2005年,对不起,监事会必须把所有的高管、董事,每个人干的怎么样,文字报告拿来给我看,然后我再决定给你多少薪酬。”。在说这句的时候,汇金仍在“大手笔”地行动,其注资之手又伸向股份制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据传,汇金已注资中国进出口银行50亿美元,而光大银行与国开行也分别向中央提出希望得到汇金公司100亿元人民币与200亿美元的注资。 

目前汇金公司投资的企业(根据资料整理)

投资对象  

金额        

目前所占股比

资金来源

中国银行

225亿美元   

100%  

外汇储备

建设银行

200亿美元   

86.128%   

外汇储备

交通银行  

30亿元人民币

6.68%  

贷款

工商银行 

150亿美元   

50%  

外汇储备

建银投资 

25亿美元    

100%  

外汇储备

中金公司

通过建银投资持股43.35% 

外汇储备

银河证券 

55亿人民币

78.57%

 

申银万国证券

25亿元人民币

 

 

国泰君安证券

10亿股份(定向增发)

 

 

2、拯救券商输血资本市场 

  2005年6月14日,汇金公司注资银河证券55亿元,持有其78.57%的股权。8月18日,中国银河金融控股公司正式成立,这是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一家正式冠以“金融控股”名称的公司。它控制了三家公司,即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银河投资有限公司、银河基金公司。今后,银河金融控股公司将通过子公司收购银河证券的部分业务。

  8月30日,汇金公司与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正式签署备忘录,向申银万国注资25亿元,并提供15亿元流动性支持;同一天,汇金公司与国泰君安签署增资扩股合作备忘录,国泰君安向汇金公司定向发行10亿股股份,并获得15亿元借款。

  记者了解到,出于对国家金融安全的考虑,汇金救助券商的“路线图”是:收购完大型券商之后,做大做强,把这些券商的控制权掌握在国家手中。

与汇金注资中央级大型券商同时,汇金旗下的建银投资则开始了注资中型券商的“救赎”行动。但其资金来源与汇金有所不同——一部分来源于国家,但主要是自己筹集。 

    按照央行的规定,建银投资的100亿元的金融债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分批发行。这笔金融债将成为建银投资救助券商的启动资金。此外,建银投资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资金来源,那就是建行的分红。

  9月28日,中国建银投资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在深圳成立。这标志着建银拯救问题券商的开始。该公司是中国建银投资在承接央行对南方证券80亿元再贷款,以接受南方证券的经纪、投行等业务而新成立的公司。

  通过建银投资最终实现控制20家左右券商是汇金的目标。据悉,目前获国务院批准的注资券商已有13家,央行拟出资300亿对它们实施拯救计划。据称,在这批拯救对象的名单上,还有华夏证券、北京证券、天同证券、华安证券、中国科技证券等。业内人士估计,央行注资券商的总规模最终可能达到600亿元左右。

  对于上述颇有争议的巨额注资,周小川自有一番解释:金融机构是否强健并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关系到国民经济是否能够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因此,要加强金融业配置资源的功能,政府对金融机构转轨期间形成的和历史遗留的包袱“要认账、要剥离”。

  作为周小川此番解释的另一个注脚,2005年9月29日,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在京正式开业。保护基金初始规模包括财政部专户储存历年冻结资金利差余额63亿元和央行以发放专项再贷款形式垫付的600多亿元。这笔巨额资金主要用于收购破产、关闭或撤销的证券公司的各种债权,以及弥补被这些证券公司挪用的客户保证金缺口等。

  活着的券商需要央行的救命钱,死掉的券商需要央行的善后钱。中国新兴的证券业在历经10多年的曲折发展之后,似乎刚刚获得了与商业银行同等的“国民待遇”。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对此的说法是“央行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救券商,而是要建立好的市场规则,让投资人有市场信心,现在证券市场的开户量非常大,每个月都在增加,大家都在等待,市场不缺资金,缺的是信心。”

 

3、出击保险业意在综合经营  
  如果说,在上述一系列金融改革及机构重组中,汇金公司已动用了中国外汇储备的10%,控制了中国国有金融资产的一半以上,那么,从这家公司在另一个重要金融领域的出手看,它的使命似乎还远未结束。  
  这就是充满生机并为外国金融机构大为青睐的保险业。  
  前不久,汪建熙透露:“汇金是政府金融政策的操作者,因此业务范围并不局限在银行改革和券商重组上,还会更广一些。”  
这正好契合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所提出的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的思路。 
有分析人士指出,汪建熙的上述表述意味深长,是“汇金进军保险业的最好注脚”,也意味着中国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将迎来混业经营的新时期。  
  据了解,汇金涉足保险业的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之中。日前,从中行、建行、工行也传出了申请成立保险公司的消息。  
近日,在“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主任阎庆民透露:“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已经向银监会申请发起或合资成立保险公司,而银监会也正在考虑银行进入保险行业的要求。” 
  工总行也表示:混业经营一向是该行的战略目标,工行成立股份公司后,有意涉足保险业,以合资形式设立“银行系保险公司”。  
  国有银行在内地设立保险公司,大多通过香港子公司迂回进入内地。总部位于香港的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2004年7月将其深圳分公司升格为全国性的财产保险公司,但仍然属于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金融自由化、国际化、全球化和一体化

  • 下一篇文章: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版图告急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正在重构中的中国金融版图”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正在重构中的中国金融版图”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制度安排与实践...
  • ››经济全球化下货币危机起因应对
  • ››我国货币政策存在的几个问题
  • ››WTO与中国金融业
  • ››外汇储备经济分析
  • ››中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发展面临的挑...
  • ››我国金融制度创新模式的选择
  • ››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思考
  • ››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研究
  • ››金融霸权和发展中国家的防范
  • ››正在重构中的中国金融版图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