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金融研究 |
|
|||||
汇率制度的两极论正确吗?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17:36:31 点击数:[] ![]() |
|||||
产生大量逆差时,中央银行所面临的压力迫使它们面对这个问题。首先一个答案是,货币政策所影响的基本上是名义汇率而非实际汇率,需考虑经常项目收支状况的应是财政政策。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即: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是否应在短期内采取货币政策以便对汇率产生影响。虽然这个问题在实践中未能获得足够的重视,但在实际汇率与通货膨胀之间几乎肯定存在着短期内的取舍关系,这种关系类似于菲利浦斯曲线。具有生命力的严格盯住汇率制 截至2000年底,IMF的47个成员国实施了严格盯住汇率制度,这些国家要么没有独立的法定货币,要么采取货币局制度。除了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 EMU)的11个国家这个大的特例之外,其他没有独立法定货币的经济体都是小经济体。阿根廷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是采用货币局制度的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很难对货币局制度所带来的制约的收益和成本进行评估。 这种记录显示,如果一国历史上货币秩序极度紊乱,那么引入货币局制度可以使货币政策更迅速地获得信誉,而且其成本以比其他任何可能的方式都要低。 那些强烈支持严格盯住汇率制度的研究人士,比如Calvo和Reinhart等,往往都较为重视资本项目和资产市场。他们认为,从资产市场方面来看,一国从汇率的灵活性上实际上不能获得任何好处。因此,他们认为,一国在汇率安排上应当比货币局制度走得更远,应当实现美元化,从长期来看可能应当加入较广泛的货币联盟。 我认为,在目前阶段,严格盯住汇率比若干年前更有吸引力,从资产市场的角度来看就更是如此。一个小国如果其贸易和资本项目交易严重依赖于一个特定的大国,那么它可能希望采用该国的货币。不过,在作出这种决定之前,它必须仔细考虑一下影响其经济的冲击的特征。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扩张以及其他经济体重新考虑是否需要保持一国货币的情况下,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严格盯住汇率制,有本国货币的国家将会越来越少。 汇率成为名义支点 一些通胀率达到三位数的国家曾经利用汇率作为名义支点以降低通胀率,许多人士对于这种做法所带来的收益和风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使用一个汇率支点(它可能是爬行盯住汇率)而能使高通胀降低的例子非常少。 这些采取通货紧缩措施的国家除非采取严格盯住汇率制,否则它就必须考虑终止其盯住汇率安排的不同策略,也就是说要转而采用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自从80年代末以来,有12个国家采取了重大的稳定汇率的措施,其中4个国家实施了货币局制度并成功地实现了通货紧缩,8个国家或者采取逐步贬值的措施,或者引入爬行区间浮动汇率制度。 一项关于退出策略的研究(Eichengreen等1998年)发现,当一国货币为强势货币时,该国就比较容易退出盯住汇率制度;随着货币稳定化计划取得信誉,而且资本流动扩张后,一国的货币很可能会成为强势货币。波兰和以色列就是这种情况,在这两个国家中,随着货币升值压力的加大,汇率浮动的幅度增加了。不过,即便在这种条件下,要退出某种盯住汇率安排也会面临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如果一国货币是强势货币,当局会认为没有理由退出盯住汇率安排;而如果一国货币为弱势货币,他们会认为货币贬值或扩大浮动的幅度可能会带来不利的作用。盯住汇率制度所持续的时间越长,则与松散盯住汇率相关的风险越大。在一些条件下,一些采取通货紧缩的国家的货币崩溃了,而IMF一直很不成功地要求它们实施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三大货币的汇率 世界主要货币汇率的不稳定永远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美元、欧元和日元这三大货币之间汇率的变化会为其他国家带来很多难题,对于那些将本币盯住其中一个货币的国家而言更是如此。比如,美元自从1995年开始升值,这对东亚国家的出口造成了不利影响,美元的升值也加剧了阿根廷和土耳其在2000年所遇到的困难。 经常有人提出一些在三大货币之间设定目标区的建议。在实践中,这种制度的运作似乎是非正式的、松散的。当汇率与经济基本因素背离太远时,三大货币中的两家或三家货币当局便会同意对货币市场进行干预。当1995年中期日元升值以及2000年秋天欧元大幅度升值时,就发生过这种情况。 这种非正规的制度与正式的目标区制度是不同的,这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没有事先宣布的目标区,因此各国没有作出在任何特定汇率水平上进行干预的承诺。其次,这种非正规制度的运作主要是协调外汇市场干预措施,而不是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协调行动。第三,这种干预在实践中比较少。当然,这种非正式的、松散的制度,对于三大货币之间汇率背离平衡点的程度确实作出了一些限制。 其他国家的汇率制度 到目前为止,我主要探讨了55个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汇率制度。不过,IMF其他成员国的汇率安排与此非常相似。即便那些无法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国家,其汇率制度上也出现了这种两极化的趋势,即一方面转向严格盯住汇率制,另一方面转向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图4)。总体上看,这些国家比新兴市场经济体更有可能采用严格盯住汇率制,而较少采用浮动汇率或松散盯住汇率。 对于那些还未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特定类型国家而言,它们最适合于采取什么汇率制度以及相应的金融政策,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结论 全球各国汇率制度从松散盯住汇率转向自由浮动汇率和严格盯住汇率这种趋势看来已蔚然成风,不论是否融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国家都是如此。这不是一件坏事情,而且这种趋势将会继续下去。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