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投资者、市场中介机构对此已经有基本的理解和承受力。至于企业发债的信用评级制度,可以边发展市场,边引进和完善。 4. 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基础设施、可经营的公益事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到股票市场发股募集资金。B股市场向国内居民开放后,总的效果是好的,需要尽快研究确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同时,积极、稳妥地开放创业板市场,为防止过度投机和泡沫,起步阶段对上市公司要严格筛选。加强各方面的监管作用,切实解决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只有较低比例用于实业投资的问题。 5. 设立专门的或综合性的投资基金,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投资基金可以对国内外个人投资者开放,但更应当注重吸引企业和机构。国内各保险公司和社会保障基金的资金应当更多地投入到电厂、高速公路、自来水等项目上来,而且应当鼓励它们购买已建成且未上市的项目股权。这样,既能发挥其资金长期性的优势,又保障了自身资金运作的安全和较高回报,同时还为基础设施提供了新的资本金来源。 6. 银行应进一步加快信贷结构调整,增加投资和消费信贷,减少中间性贷款。从交通、能源、电信等基础产业贷款开始,实施资产证券化,鼓励保险公司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进入交易,为银行提供流动性保障。继续扩大和规范面向居民个人的住房和教育贷款。要把可经营的公益性行业作为拓展新业务的重点,允许自来水公司和自负盈亏的学校、医院及其他体育、文化等所谓的事业单位以其资产抵押向银行贷款。与此同时,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银行应有所区别,前者应为公益性较强的大型特大型经营性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后者则为其他项目提供信贷支持。所有银行都要平等公正地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进一步转变经营作风,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 7. 鼓励各级政府通过贴息的方式支持公益性项目建设。过去公益性项目大都由地方财政全部投资,而各地财力有限,相对建设资金的需求是杯水车薪。那些有条件转为经营性或半经营性的公益事业单位,包括市政设施和有稳定收入的教、科、文、卫、体等等机构,往往占用着较多的土地,有一定的自筹资金能力,各级政府都应鼓励它们增强自身的生存发展能力。将政府通过各种渠道下拨的建设资金,部分或全部改变为贴息资金,可以引导更多的银行信贷和其他资金,不仅有利于减轻地方财政的负担,而且还有利于这些事业以更快的速度繁荣昌盛。如贵州近三年主动调整省政府投资支出结构,逐年增加贴息支出,使交通、城镇基础设施、大学和高中、医院,以及部分文化和体育项目得到快速发展,而且同时还转变了人们的观念,使这些部门和单位找到了出路。 8. 中央政府的国债发行可保持现有规模。150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比重不足5%,显然不能靠国债来增加更多投资。国债市场的发展也受到国家财政实力的制约,国家不能不考虑财政收入(偿债来源)的上限,同时过分大量地发行国债,将把风险和责任过分地集中到国家。但国债的意义在于能够弥补市场之不足,如果我们确实能做到将一些可以盈利的经营性项目,如收费高速公路、经营性铁路等所需资金通过发行企业债来筹集;一些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如城市道路、地铁、大学、医院等所需资金通过发行市政债或机构债来筹集,节约下来的国债就可以加大用于环保、生态、义务教育等非经营性项目的投入。如果可能,近期就可以使用国债在中西部地区安排一批中小学校建设,这样做能够最迅速地同时见到短期和长期效益。 采取上述措施后,国内投资和消费可望会有更大的实质性增长;国际资本将会更加看好中国,对外开放会进入新的阶段;国民经济的市场化、信息化、城市化都将有突破性进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服务业将获得极大的发展。与此同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也会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上一页 [1] [2] [3] [4]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