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和资本市场的关联性,使中央银行的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协调运作,从而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需要有条件地使银行与证券业、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资金互相融通,适时建立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合规渠道。目前,我国银行资金主要通过股票抵押贷款等渠道少量进入资本市场,即使这样,由于理论上存在误区和认识上的不足,也没有真正做到两个市场的对接。因此,目前首先应该着眼于现有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有效对接,将资本市场纳入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其次,进一步扩大券商进入同业拆借市场的数量,完善股票质押贷款办法,允许券商进入银行间的国债回购市场;再次,优化银行资产结构,开展个人质押贷款。 3.4 完善货币政策运作体系 首先,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应关注以包括资产价格在内的广义价格指数稳定。应适应新形势下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发展的要求,增大如服务产品、信息产品、房地产产品等在价格指数中所占的比重,并适度考虑资产价格水平。其次,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提高利率变化对金融资产价格的传导效应,央行也应适时把市场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利率具有稳定性、可测性、可控性和即时性等一系列特征,作为资金价格,能够通过资金供求双方不断变化的交易及时地反映出来,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较好的操作目标。随着经济的市场化、货币化及金融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利率、汇率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将加强,因此,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和利率弹性的增大,中央银行适时地把市场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巴曙松.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 东北财经大学课题组. 货币市场与货币政策[J]. 财经问题研究,2001(7) 3 齐晓安,赵春晓. 入世后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模式的转换[J]. 当代经济研究,2002(9)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