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而且市场参与者亏损严重,信心受重挫,相当多的证券账户已成了死账户。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到今天出现的问题应该说是体制性的问题或者说是制度性的问题,并不完全是政策性的问题。因此,中国股市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制度创新(曹凤歧,2003)。对当前股票市场的制度创新来说,要消除制度缺陷,提高股票市场的效率,应该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治本就是解除政府对股票市场的隐性担保契约,将本该社会承担的风险从政府手中分散出去,实现市场风险社会化;治标的措施是降低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等利益主体的预期寻租收益,提高寻租成本,从而化解其机会主义行为动机。即为了保持中国股票市场的稳定发展,必须弱化中国股市政策市特征,首先要减少行政性手段对股票市场的干预,加大运用经济政策调节股票市场的力度。其次,建立和强化各政府主要经济主管部门之间政策沟通和协商制度。最后,规范政府政策制定程序和政策信息披露制度,对重大政策实行听证制。 3.2 完善中国股市政策的建议——股市政策与宏观政策相协调 弱化中国“政策市”特征并不是说中国股票市场不需要国家政策的调控。成熟的股票市场依然需要国家政策的调控,中国股票市场是转轨中的新兴市场,更需要政策的调控。我们既不要“政策市”,但是又不能离开政策的相应配合和支持。政策应协调、支持股票市场的发展(屠光绍,2003)。市场对“利好”越来越挑剔,表态性、象征性的动作逐渐不起作用。要想在低迷的股市中注入强心针或是在一路走跌中力挽狂澜,必须实施积极的股市政策,才能振奋信心、激活股市。实施积极的股市政策不仅是股市的问题(萧灼基,2003),因此,国家在制定实施股市政策时要注意: ①国家在实施股票市场宏观政策时应当遵循审慎性原则;②股票市场的政策应当具有相对稳定性;③依法监管市场;④政府应当建立动态化的市场监管机制;⑤政策出台的侧重点致力于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改革。简言之,中国股票市场发展需要的不是短期的物质刺激,而是长期发展的基本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 华生.中国股市的经济学思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 曹凤歧.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战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成思危.诊断与治疗:揭示中国的股票市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 韩志国.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5 胡继之.中国股市的演进与制度变迁[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6 韩志国.股市决策何以一错再错[J].证券市场周刊,2004(11) 7 沈小平.我国股市宏观调控观点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4(10) 8 项韶明,王方华.中国股市的政策特征和诱因. [J].当代财经,2004(3) 9 乔桂明.中国股票市场“政策市“之博弈分析.经济科学,2004(2) 10 徐磊,张云.行为金融定价理论及政策市的思考[J].财经科学,2004(1) 11 沈小平.优化股市政策.化解股市失灵[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 12 成思危.进一步完善我国股票市场的建议[J].经济界,2003(7)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