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完成是利率市场化成功的关键。 (4)利率改革要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和有效的金融监管机制。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完善的金融市场。只有完善的金融市场才能为人们选择多种金融工具,规避利率风险提供机会和可能,而金融机构在市场压力下迫使自身参与市场竞争,有利于提高效率,同时开辟多条融资渠道,分散利率风险。 此外,健全的金融监管机制是利率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国际上利率完全放开后引起社会震动小的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一套有效运作的监管体系,从而弥补了改革政策设计中的不足,缓和了短期内的冲击。由于金融领域风险具有集中性和广泛性的特点,金融危机常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殃及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乃至社会安定。因此有效的金融监管尤为重要,它可以熨平利率变革带来的市场波动,减少负面影响,保证利率市场化的平稳实现。 (5) 利率改革要以市场为导向,必须 4 正确解决利率市场化原动力问题 利率市场化的原动力应该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不是迫于外界经济的压力。美国利率改革是发达金融市场逐渐向政府管制“倒逼”,而在日本,是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驱使政府逐步放松了管制。如果说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的动因更多地是出于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那么发展中国家则主要来自外部世界的压力。我国目前的利率改革,虽然在宏观上总体思路是正确的,但由于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完全成熟的市场环境,金融体系相对脆弱,因而这条改革道路显得更为艰巨。因此,我国在利率改革的过程中应更多地考虑市场的内在需求,从本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出发,稳健有序地推行我国的利率改革。 参考文献 1 朱忠明.中国货币市场发展新论[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2 施兵超.利率理论与利率政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3 唐旭.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