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地方战略
   论区域社会资本的八大特性      ★★★ 【字体: 】  
论区域社会资本的八大特性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43:52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摘要  本文从梳理西方社会资本概念发展脉络出发,综合国内外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区域科学等领域关于社会资本的论述成果,提出区域社会资本具有八大特性:1、功能性及其双重效应;2、工具性;3、存在与影响的持久性;4、表现形式的多维性及构成要素的复杂性;5、无形性和不可量度性;6、公共性;7、布局的非均衡性;8、地理“根植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社会资本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区域社会资本  特性

    一  西方社会资本概念发展脉络
    社会资本理论在国内外研究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准确地说,它是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项新成果,其内涵并不清晰,理论体系也不完备,主要用来解释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而且在解释地区经济发展时很有说服力。如果对西方社会资本及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脉络略加梳理,可以看到如下的粗线条:
    (1)概念提出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
    “社会资本”这一术语是由莱达 贾德森 哈尼凡(Lyda Judson Hanifan)于1916年描述乡村学校共同体中心时第一次使用的。简 雅各布斯(Jane Jacobs)在其经典著作《美国城市的兴亡》一书中也使用了这一术语,书中她提出,在比较古老而又具有混合用途的城镇聚居区内存在的密集社会网络,构成了社会资本的一种形式,此类社会资本促进了公共安全。经济学家格伦·卢里(Glenn Loury)以及社会学家伊万 莱特(Ivan Light)在20世纪70年代运用“社会资本”这一术语来分析市中心贫民区经济发展问题,他们认为美国黑人在其自己的社区内缺乏亚裔美国人和其他种族社区所存在的那种信任联系和社会联系,这充分说明了黑人小型工商业相对缺少发展的原因。至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 P. Bourdieu )在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中正式提出“社会资本”概念,并界定为“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一年以后,经济学家格伦·卢里(Glenn loury)在批判新古典经济理论时也提到了这个概念,他从经济学的角度使用社会资本概念。1988年,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James S. Colman)在《美国社会学杂志》发表题为“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一文,把社会资本定义为“许多具有两个共同之处的主体:它们都由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组成,而且它们都有利于行为者的特定行为――不论它们是结构中的个人还是法人。”科尔曼从社会结构的意义上论述了社会资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经济社会学”理论。
    (2)探索与发展阶段:90年代
    真正使社会资本概念引起广泛关注的是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罗伯特·普特南(Putnam)。普特南把它理解为“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的信任、规范和网络”。对这三个方面的不同强调,构成了关于社会资本概念的不同解释。普特南和一些同仁(Putnam with R. Leonardi and R. Y. Nanetti)花了20年时间就社会资本问题对意大利行政区政府进行了调研,在这次调研的基础上写成《让民主政治运作起来》( (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此书成为美国当年的最畅销书之一,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书中提到的社会资本概念也因此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此后几年,普特南又在《美国展望》杂志连续发表《独自打保龄球:美国下降的社会资本》(Putnam, R. D. (1995a). Bowling alone: 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 Journal of Democracy 6: 65-78. )《公民美国的奇怪消亡》(Putnam, R. D. (1995b). Tuning in, tuning out: The strange disappearance of social capital in America.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28: 664-683. )、《繁荣的社群 社会资本和公共生活》(1996年春季号)等文章,对美国的自发社群组织、公众参与和“公民心”的变化状况作了大量的评论。与此同时,该杂志还先后发表了迈克尔·舒德森《如果公民生活没有死亡怎么样?》(1996年春季号)、锡德·斯考波尔《自上而下的拆散》(1996年春季号)、理查德·M.瓦莱利《电视迷的民主》等文章,与普特南教授商榷,并对其观点进行了批评。普特南则在同期杂志上对上述批评作了回应,写了《罗伯特·普特南的回应》一文,对有关批评表示了欢迎,并就四个方面的问题作了他认为是必要的说明。同年夏季,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亚历山德罗·波茨等也在《美国展望》上撰文《社会资本的下降趋势》,参与这场有关美国公民心问题的讨论。至此,关于社会资本的讨论,可说是进入了一个高潮。
此外,参与社会资本问题讨论的还有东卡来纳大学的鲍伯·爱德华与美国和平研究所的米切尔·W.弗雷,两人合写了《超越普特南的公民社会与社会资本》一文,对公民社会与社会资本以及二者的关系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此外,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彼得·埃文斯教授就社会资本概念撰写了《跨越公私界线的发展战略》,认为社会资本理论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理论中的制度理论;耶鲁大学的卡拉·M.伊斯特斯撰文《组织的多样性和社会资本的产生》,用两个合唱团的不同组织和结构特点以及不同运作方式对社会资本概念作了举例说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的简·弗泰恩博士和罗伯特·阿特金森博士联合撰文《创新、社会资本与新经济 美国联邦政府出台新政策,支持合作研究》,阐述了社会资本对于科技创新的现实意义。
    (3)总结与拓展阶段:90年代末以后
    到90年代末,以维斯康星大学社会学教授托马斯·福特·布朗于1999年在因特网上发表《社会资本理论综述》一文为标志,预示着社会资本理论发展进入了一个学理性的总结阶段。而1999年,Routledge 出版公司在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同时出版了一本由简·W.范戴斯、马科·马拉菲、肯·纽顿以及保罗·F.怀特利等合编的政治学论文集,书名为《社会资本与欧洲民主》,则标志着对社会资本概念和理论的研究已拓展到政治学领域。著名政治学家汉斯·科曼1998年10月为该书作序认为:“社会资本近来作为一个很有潜力的概念出现在现代政治学中┅┅在本书中,社会资本被看作是公民社会的粘合剂┅┅许多集体行为的问题只通过个人行为无法解决,但是由遥远的国家调节或间接的正式民主程序也不容易解决。相反,社群的自我调节,结合民主国家及其机构的威权,倒可以使问题得到解决。”书中收入的政治学论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资本概念的政治学意义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
   正如布朗大学的社会学教授迈克尔·伍考克等在一篇全面系统地论述社会资本概念以及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长文《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一种理论综合和政策构架》一文的最后所指出的,“在社会资本身上,历史学家、政治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决策者以及各个领域‘内’的各阵营,又一次找到了一种存在于公开的和建设性的争论中的共同语言,一种以过去的150年中受到狭隘的学科主义严重压制的语言。”   二  区域社会资本的特性
    区域社会资本在现实社会中是以一种动态的、复杂的形式存在于人的行动或社会结构之中,有许多已知或未知的特征。
    1、功能性及其双重效应
    社会学关注的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规范、社会道德等研究对象,都可归结为社会资本问题。从布迪厄到科尔曼,从普特南到波茨,等等,都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研究的,尤其是波茨,抓住社会资本问题的实质,把社会资本的研究归结为一种功能性研究。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功能性研究,也就没有社会资本这个概念。可见,社会资本的功能性是它的本质特征之一。社会资本的功能具有双重效应,在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区域创新系统:批判性审视

  • 下一篇文章:求解秦巴经济走廊生态产业园区建设难题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论区域社会资本的八大特性”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论区域社会资本的八大特性”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
  • ››温州模式与温州人的个性
  • ››开放型经济的结构性转变
  • ››经济发展在于创新
  • ››粤商与广东的航运业近代化:1842--...
  • ››王树楠与近代中国西部开发
  • ››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本节约:不同行业...
  • ››试论黑龙江省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参与...
  •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研究
  • ››西部大开发,利益导向和法制准备是...
  • ››论区域社会资本的八大特性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