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和管理体制,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形成对经营者的所有权约束。为此,一要积极发展多元持股,改变国有股一般独大的局面,引导大企业之间相互投资、参股,减持国有股,必要时政府可以实行股权划转,改变国有股一统天下的格局,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多个相互牵制的利益实体,真正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二要进一步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机制,完善企业领导人员的任用制度。股东会决定董事会成员,董事会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并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三要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并适应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改进发挥作用的方式,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者依法行使职权,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四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营者考核奖惩制度,实行年薪制、经营者持股、股票期权、授予名誉等多种方式,大胆创新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五要深化企业分配制度改革,可以实行按劳分配、按资分配、按利提成、按技取酬、按岗定薪等多种分配形式,自主确定工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 4、强化内部管理,建立严格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发展工业的外部宏观环境日益改善的情况下,推进青海工业化进程,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要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一是要把战略与决策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来抓。企业负责人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战略的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上。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公司要建立健全发展战略的研究和管理机构,实行民主决策,防止盲目发展。应建立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防止无人负责决策和决策无人负责的现象发生。二是把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抓。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核算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预算制度,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规范财务活动。财务管理要以资金管理为核心,提高资金的流动性与收益性;要以成本管理为重点,努力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三是把质量管理作为企业的生命来抓。要明确质量发展目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加强标准化和计量检测工作,搞好产品开发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强化售后服务质量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三、推进工业化,环境要优化 环境的好坏是决定青海经济发展快慢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宽松良好的经济环境,才能吸引和集聚人才、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为推进工业化创造有利条件。优化发展环境,必须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适度超前的原则,着力抓好以交通、能源、水利、市政、通信、信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优势资源开发为重点的产业项目建设,以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和公共设施建设。在着力改善硬环境的同时,千方百计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务实高效的行政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使其富有特色和吸引力。 1、应以《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依法行政,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要按照WTO要求, 继续清理不符合要求的行政审批,简化和规范办事程序,明确规定许可的期限,规范审批行为,努力降低非经济因素所形成的市场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要强化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等非税收入的征管,加大清理整顿乱收费的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已取消的项目,坚决取消不合理的项目,严禁出台新的针对企业的收费项目,坚决杜绝收费混乱、摊派随意的现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真正形成公正公开透明的司法环境。 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营造政府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按照政企、政事、政资分开的原则,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改变过去管理就是指挥,管理就是命令的思维模式,在如何服务,怎样服务好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监督作用,尤其要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作用,对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工作作风等纳入党纪检查和行政监察范围,对办事效率低、投诉多、推委扯皮的单位及个人给予批评和暴光,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以切实加强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效能方面的督促、检查,不断提高公务人员的自律性,真正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政务环境。 3、加大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力度,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要尽快废止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不正当竞争、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维护和健全市场经济秩序。 4、落实政策,兑现承诺,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 诚实守信在任何时期对于任何国度、任何民族、任何体制都具有普遍的价值,不诚实守信,不勤勉敬业,任何一种游戏规则都难以正常运转。近几年来,为了改善青海的投资环境,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青海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若干政策措施》等。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要抓落实。凡是政府向社会公布的各项优惠政策,都必须不折不扣的落实和兑现,真正做到取信于民。决不能因地区部门及公务人员的利益而影响政策的贯彻执行。对有些缺乏操作性的政策,应及时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做好配套工作,以便使我省的许多优惠政策能够及时兑现。在这里,政府的信用最为重要,政府严格履行其对社会的承诺,不仅直接影响社会信用的状况,而且能够增强其他市场主体的信心,为良好社会信用的形成起到示范作用。 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企业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离不开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撑。要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重点抓好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加快建立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体系,实行社会保障待遇社会化发放,社会保障对象由社区统一管理,积极拓宽和扩大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渠道。在企业和职工及时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障费用的同时,财政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增加社会保障资金的预算安排。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加快社会职能机构的属地管理和企业化经营。推进社会保障和 商业保险紧密结合,更好地发挥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中的补充作用。 四、推进工业化,融资要突破 当前,加快青海工业化进程,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实现工业结构由原材料、重工业为重心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为重心跨越,实现这一突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青海目前财力和资本原始积累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解决工业化的投融资问题,必须采取争取国家投资、引导社会投资和有效利用外资等多种形式,推动投资向多元化、社会化发展,多管齐下广辟融资渠道。 1、积极争取国家投资 要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机遇,充分发挥项目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家投资方向、投资领域的新变化和国内外资本流动的新动向,精心筛选一批符合我省工业化目标的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挤进国家支持的项目笼子,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在强化项目工作过程中,既要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又要突出基础产业、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性项目;既要抓好骨干项目,又要注意安排好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小项目。尤其是对“引大济湟”、拉西瓦水电站、铁路电气化改造、湟源至格尔木330千伏电网等一些地位举足轻重、具有大开发标志性意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