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地方战略
   西部未来的经济增长及其经济地位展望      ★★★ 【字体: 】  
西部未来的经济增长及其经济地位展望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41:33   点击数:[]    

西部未来国内生产总值预测(按2001年价格计算)
东  部 中  部 西  部
时  期 GDP(亿元) 增长率(%) GDP(亿元) 增长率(%) GDP(亿元) 增长率(%)
2001 61393.17 9.5 27124.65 8.5 18248.08 9
2010 96647.51 9.5 56523.86 8.5 39632.88 9
2020 218518.46 8.5 116497.5 7.5 102797.49 10
2025 7.5 159611.7 6.5 158166.68 9
2026 7.5 169986.4 6.5 170820.01 8
2030 450373.32 7.5 218681.7 6.5 232398.74 8
2040 845412.74 6.5 373540.00 5.5 436196.31 7
2050 1444087.20 5.5 580096.2 4.5 677321.99 6
    在对西部经济总量进行预测时,我们将对物价指数作出假定:即未来一定时期内东、中、西地区的物价指数将维持在2001年的水平不变。在此假定下,我们对西部地区未来经济总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如下:
    由表4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出,2010年,东部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6647.51亿元,是2001年的1.57倍;2030年达到450373.32亿元,是2001年的7.34倍;2050年达到1444087.20亿元,是2001年的23.52倍。中部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523.86亿元,是2001年的2.08倍;到2025年达到159611.7亿元,是2001年的5.88倍;到2050年达到580096.2亿元,是2001年的21.39倍。由此可以看出,东部和中部经济增长的潜力是巨大的,未来50年中仍可以保持较快增长。这主要是因为,经济改革的深化与对外开放的扩大,将进一步推动投资的持续增长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的动力。

    按2001年不变价格计算,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在2026年达到170820.01亿元,超过中部地区的169986.40亿元。在2050年达到677321.99亿元,而同期东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444087.20亿元,所以西部地区在未来50年内仍与东部有很大差距。到2050年,西部与东部的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由2001年的29.72%上升到46.90%,相对差额由2001年的70.28%下降到53.10%,但绝对差额由2001年的43149.09亿元上升到61393.17亿元。如果假定2051-2100年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增长率都维持在4%,则东部和西部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差额不变,但绝对差额进一步增大。  四、西部未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测

    要预测西部地区未来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需要对西部未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作出预测。
表5 西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长速度(%)
年份 年均增长速度(%) 年份 增长速度(%)
1979—1985 8.53 2000 8.64
1986—1990 5.93 1999 7.13
1991—1995 8.81 1998 7.81
1996—2000 7.24 1997 8.30
1979—2000 7.56 1996 8.70
    资料来源:《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及《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而成
    由表6可以看出,从开放以来的20多年间,西部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7.56%,九五期间达到8.81%,从1996到2000年,人均GDP增长速度都在7%以上。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开展,我们可以认为在今后20年内,西部地区的人均GDP增长率能够保持7-8%甚至更高一点的速度增长是可能的;
    而在“八五”、“九五”十年间(1991-2000),东中西部三个地区人均GDP都有较快增长,增长幅度的差距呈缩小趋势。“九五”平均,中部已快于东部。以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1,东、中、西部年均增长速度之比如下:“八五”平均 1.53 :1.09 :1;  “九五”平均 1.06 :1.14 :1。[10]与“八五”相比,“九五”期间东中西部人均GDP增长速度差距已呈缩小趋势。
    因此,本文假设今后20年内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均以7.5%速度提高,以此为依据来对西部地区未来人均GDP作一个展望:

    表6   西部地区未来人均GDP预测
年份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2001年 15882.0元 6583.9元 5275.7元
2004年 19730.2元 8179.2元 6554.0元
2005年 21209.9元 8792.6元 7045.5元
2015年 43714.3元 18121.8元 14521.1元
2016年 46992.9元 19480.9元 15610.1元
2017年 50517.4元 20942.0元 16780.9元

    根据以上预测可知西部地区的人均GDP将在2005年达到7045.5元,超过中部2001年的水平。2001年中部人均GDP是西部的的1.25倍,到2005年相对差距没有扩大,仍为1.25倍。但人均GDP的绝对差距有一些拉大,由2001年的1308.2元增加到2005年的1747.1元。2001年东部人均GDP是西部的3.01倍,到在2017年西部人均GDP达到16780.9元,超过东部地区2001年的水平,此时相对差距没有扩大,但到2017年,东、西两地区人均GDP的绝对差额由2001年的10606.3元33736.5元扩大了近两倍。
    只有当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高于东部地区2.4倍,即东部地区年均增长7.5%,西部地区年均增长15.2%,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人均GDP绝对数字之间的差距才有可能出现逐步比上年缩小的趋势,到2017年西部地区人均GDP与东部地区相同。
    五、小结
    从以上的实证分析和预测可以看出,西部要赶上东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西部在东中西三大地带中是一个开发层次相对较低,但开发潜力比较大的地区。西部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市场潜力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开发空间。为缩小和东中部的差距,西部地区应明确西部开发的任务,针对西部地区目前的实际情况,当前应做的是打好基础,理顺关系,为长期开发,步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做好准备。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11]:加速交通运输、能源生产供给等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西部工业化;加速网络通讯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西部信息化;加速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等知识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为知识经济发展打好基础;加速推进西部地区的制度创新,完善法律法规等基础性制度建设,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制度效率;控制人口增长,加速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建设若干个具有综合辐射能力的区域中心城市;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生态恶化趋势。[12]
    西部大开发所要完成的上述任务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源供给,以及先进的管理和和制度做保证。但是,就西部地区的现有实力看,是不可能独自承当起这个任务的。国家在西部开发中肯定要发挥重大作用,但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一系列制度改革的进行,国家财力相对下降。另外,市场经济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国家也不可能在开发中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东部中部经济实力都有了很大提高。西部大开发,对中部和东部均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所以西部大开发无论从自身发展,还是从国家需要来说,都需要东部和中部的积极参与。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联合开发西部的资源,帮助西部把这些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联合开发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结合额本地区的教育产业发展,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增强各个层次的教育比较优势,为西部人力资源开发做贡献;积极引导和支持民间力量参与西部开发,从而加强与西部多方面的联系、合作。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编:《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9年7月第一版。
[2]国家统计局编:《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
[3]于海,《西部大开发战略:30年后我国东西部地区差距将大幅缩小》, 中经网,www.cei.gov.com,2000-09-13
[4] 《三学者描述西部开发三个阶段》,人民网,http://www.unn.com.com。
[5]周文水,《西部大开发绝非朝夕工程》,《时代潮》,2001年第五期。 
[6] 《西部开发前景预测:个别省份将进入发达行列》,《时代潮》 ,2001年第五期。
[7] 巩双印,《西部开发三十年达标》  ,中经网, 
http://weather.xj.cominfo.net,2000-02-17。
[8]许宪春,《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及其国际经济地位展望》,《经济
研究》,2002年第3期。
[9] 《21世纪上半叶中国经济长期预测》,《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报告》,2001年第八期。
[10] 赵立东、乔根平,《从统计指标上谈对西部大开发的认识》,《中国经济时报》,2002-05-27。
[11] 于海,《西部大开发战略》,http://www.taaas.org
[12]张敦富 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
发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促进两岸三地经济合作与分工

  • 下一篇文章:浙江城镇居民消费变动趋势与引导对策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西部未来的经济增长及其经济地位展望”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西部未来的经济增长及其经济地位展望”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
  • ››温州模式与温州人的个性
  • ››开放型经济的结构性转变
  • ››经济发展在于创新
  • ››粤商与广东的航运业近代化:1842--...
  • ››王树楠与近代中国西部开发
  • ››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本节约:不同行业...
  • ››试论黑龙江省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参与...
  •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研究
  • ››西部大开发,利益导向和法制准备是...
  • ››西部未来的经济增长及其经济地位展...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