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靠充分利用沿海原有的工业基地——北京、上海、天津、辽宁这四个地区,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12.99%)。 增长速度最低的四五时期,东部经济增长也达到了6.54%。最高和最低年平均增长率之间的差距接近9个百分点。但除去最高和最低年平均增长率,东部的在将近5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集中在8%-13%之间。如果从1952年到2001年以10年分期,最高年增长率(1992-2001)12.87%,最低年增长率(1972-1981)为7.46%。改革开放以后,东部经济得到高速发展,从1982到2001年的20年间,东部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1.27%,高于全国9.52%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而且从1952-2001年的50年间,年平均增长率也达到9.53%。由于知识、信息同资本与人力一样,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入世后,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在资金、技术(知识)、基础设施(包括网络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区位等方面都已处于优势的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无疑会继续快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东部经济增长态势在未来依然会十分强劲。 早先在改革开放之初,享受开放优惠政策的是东部沿海地区,与中部地区无关;后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享受财政优惠政策的是西部地区,又与中部地区无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改革开放前20年,中部地区获得收益最小,经济发展速度也相对较慢,大体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中部地区由于区位优势和资源的的综合优势,中心城市大都具有较强的科教实力,能集聚资金、技术、智力资源,又毗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可以享有发达地区的就近辐射作用,其发展速度虽比东部地区略缓,所以在未来经济仍会有较大增长。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经济取得了很大增长,1999-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8.7 %。这一增长率与东部地区高速增长前期的年平均增长率大致相同。当前西部大开发正处于打基础的阶段,估计经过5到10年的发展,西部地区将迎来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增长,1978-2000年,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52%。东部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11.27%,中部也达到9.66%,西部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西部经济会有一个高速增长期的到来。中国近些年来高速增长的情况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年平均增长率大致相同。 表3 中国、日本、新加坡、韩国、香港和台湾的经济增长率(%) 国家地区 高速增长前期 GDP增长率 高速增长期 GDP增长率 高速增长后期 GDP增长率 中国 1952-1978 6.15 1978-2001 9.52 中国东部 1952-1978 7.98 1978-2001 11.27 中国中部 1952-1978 5.52 1978-2001 9.66 中国西部 1952-2001 7.63 日本 1955-1973 9.22 1973-2000 2.81 新加坡 1960-1965 5.74 1965-1984 9.86 1984-2000 7.18 韩国 1953-1962 3.84 1962-1991 8.48 1991-2000 5.76 中国香港 1966-1968 2.61 1968-1988 8.69 1988-2000 4.14 中国台湾省 1851-1962 7.92 1962-1987 9.48 1987-2000 6.59 数据来源:《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许宪春,《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及其国际经济地位展望》[8] 中国东部、中部、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年平均增长率大致相同,而且从表3也可看出,这几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期都持续了近20年左右,并且高速增长期的年平均增长率都在9%左右,中国东部还达到11.27%的增长速度。当前中国东部经济增长仍强势不减,在世界经济发展普遍低靡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一支独秀。但考察亚洲四小龙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轨迹可以看出,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期之后,都出现了减速的过程,这是一个普遍规律。由此可见,西部地区经济在未来经历过一定时期的高速增长之后,也必然会出现减速的情况。事实上,最近10年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表现出了这种趋势。东部地区经济虽然增速仍高于全国水平,但比起“八五”计划时期已经有所下降(见图1)。 从表3还可以看出,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经济高速增长之后出现了不同的情况。日本经济表现为长期的低速增长,1973-2000年,年平均增长率只有2.81%,与高速增长时期的9.22%的年平均增长率形成极大的反差。这一时期情况最好的年度也只有6%左右的增长率,并且出现了两个年度的负增长 ,1990-2000年年平均增长率仅略高于1%。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省则仍然保持了7%、5%和6%以上的较高年平均增长率。只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才表现较低的增长率或出现负增长。香港经济增长率位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 笔者认为中国西部地区经济能够避免像日本经济那样,在经历高速增长之后长期陷于低速增长区间,因为同样经历高速增长的中国东部和亚洲四小龙都没有陷入这样严重的困境。同时,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不同,中国西部地区和东部之间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城市化水平低;西部和与东部地区在技术上的差距还很大,与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差距更大。这些方面既是西部地区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西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同时,西部地区具有潜在的广阔市场。这些因素都说明西部经济具有较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因此,笔者认为,除非发生极为特殊的历史性事件,西部地区经济在经历一定时期的高速增长之后,会经历一个逐步减速的过程,但不会陡然减速。通过对中国经济增长趋势的预测,我们可以假定,在2001~2050这50年中,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基本趋势是逐渐缓慢下降,50年的平均增年率为5.8%。其中,2001~2010年为8.1%;2011~2020年为6.4%;2021~2030年为5.4%;2031~2040年为4.9%;2041~2050年为4.3%。[9]而且,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样比例的经济增长率所代表的经济数量和质量是上升的,因此经济增长率的逐步降低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量和生活质量上升幅度的逐步减少。 今后10年内西部开发的主要目标应当以打基础为主。就是要以较多的人力、物力用以奠定生态环境基础、基础设施基础和人力资源开发基础。同时,调整好产业结构,扎实进行扶贫,为第二阶段经济发展准备良好的生态基础及基础设施条件。近年来,西部的GDP的增长速度是较高的,但主要是依靠投资和消费拉动的,出口贡献很小,有的省区几乎为零。而今后10年投资主要在生态和基础设施方面。因此,经济增长速度不可能很高。 在大约2010年之后,西部将迎来投资高潮,西部开发可以进入较快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使经济达到较高的发展速度。逐步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在2030-2050年期间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和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根据以上判断和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趋势的预测,本文对未来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率做出如下假定: 东部: 从2001-2050年的50年中,在第一个十年,既2001-2010年,东部年平均增长为9.5%,以后每十年下降一个百分点,即2011-2020年达到8.5%,2021-2030年,年平均增长7.5%,2031-2040年,年平均增长为6.5%; 2041-2050年,年平均增长5.5%。 中部:在未来的50年中,2001-2010年,年平均增长8.5%,以后每十年下降一个百分点,即2011-2020年达到7.5%,2021-2030年,年平均增长6.5%,2031-2040年,年平均增长为5.5%; 2041-2050年,年平均增长4.5%。 西部: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即2001-2010年,年均增长9 %;2010以后,将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时期即2011-2020年,年均增长10%;以后没五年减少一个百分点,即在2021-2025年,年均增长9 %;2026-2030年,年均增长8%;2031-2035年,年均增长7 %;2035-2040年,年均增长6%;2040-2045年,年均增长5%;2045-2050年,年均增长4%。 根据上述对中部和东部地区年均增长速度的假定和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预测结果:
表4 东、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