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地方战略
   浅析西藏面对知识经济的对策      ★★★ 【字体: 】  
浅析西藏面对知识经济的对策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36:30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一)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世界各国的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引起重视,知识已经被认定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器。知识经济是21世纪全球资源与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千载难逢机会,对经济尚不发达的西藏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抓住机遇,有效地利用知识创造财富,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加快经济发展,改善不发达的状况,是西藏振兴的一次大挑战。
  然而,知识经济是高新技术产业与基础性经济运作体系相复合的经济,是在传统产业之上的一种高级化的新的经济形态。当然这是相对于传统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而言的。当知识经济真正形成并得到发展时,它需具备两个基本前提:一是要以知识为资源把知识产业化,二是要以知识为载体把国民经济的基础性经济运作体系知识化,两者互相依存,补充。没有国民经济基础性经济运作体系的知识化,实现知识的产业化将困难重重,知识经济也就失去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依靠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增长,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也有赖于知识产业化的程度。
  (二)
  从西藏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高新技术产业尚处于空白,但是由“西藏合邦新动力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研制的大容量、长寿命、曲线型铅酸蓄电池已通过技术鉴定,产品投产后将填补我区没有高科技产业的空白。尽管没有高新技术产业,但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已成为西藏全区上下发展经济的共识。随着“科教兴藏”战略的实施,全区经济实力有了明显提高,使国民经济基础性经济运作体系的知识化有了基础保证。
  首先,西藏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为知识经济的到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改革开放20年来,我区经济总量正在扩大,经济总体实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正逐步增强,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步伐也在加快。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方向的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农牧业生产条件和依靠科技发展农牧业的水平有了很大变化,农村牧区经济活跃。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加快,“抓大放小”战略得到进一步深化。到1998年全区有3家股票相继上市,有13家企业完成了兼并、破产和减员增效工作,而以计划、投资、财税、金融、外贸、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为主的各项配套改革也将全面推进。国民生产总值1998年达91.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7年增长10.2%,实现了我区经济增长10%的增长目标①。我区农业连续11个丰收年。全区经济发展趋势仍然保持着良好势头。
  其次,地方财政逐步增强,为知识经济的到来提供了保障。1998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达到了3.64亿元,比1997年增长了23.2%,实现了我区提出的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的增长目标。各项税收完成5.68亿元,增长18.3%,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10.13亿元,比1997年增长12.7%,各项贷款余额达到78.84亿元,增长4.0%②。
  第三,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增强。为知识经济的到来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近年来,我区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沿边开放和以拉萨为中心的城市开放把我区的对外开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1998年,我区进出口总额10963.28万美元,比1978年增长6倍,实现利税总额2.32亿元。“八五”期间边境贸易进出口额为5785万美元,比“七五”增长36.6%,1998年达到2349.18万美元,载止1998年底,全区有三资企业94家,协议利用外资8548万美元;利用外国政府优惠混合贷款项目7个,贷款金额6870万美元;外援合作项目58个,金额达6718万美元③。特别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后,全国支援西藏形成热潮,以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援藏力度。除了62项工程以外,又落实援藏项目668个,资金达8.8亿元④。可见,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将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影响和改变着传统技术和管理方法的革新。
  第四,围绕“科教兴藏”战略的贯彻实施,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核心的知识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为知识经济的到来提供了动力。近年来,全区的邮电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相当大的改善,信息技术,信息产业正在呈现良好的势头,信息对经济的渗透作用越来越强,应用因特网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教育体制的改革使教育培训,高校专业设置日趋合理化,多样化,向社会提供了各类合格人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发展中不断壮大,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开始走向市场,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有所提高,例如我区农业科技贡献率1997年达到28%,1998年已超过了30%⑤。
  尽管我区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加大了依靠科技促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但从总体上来看,经济还不发达,传统农业和传统工业占主导地位,整个经济仍处在向工业化转变时期。面对世界范围内知识经济的冲击,西藏面临着向工业化转化和迎接并发展知识经济的双重压力和双重挑战。我们的任务十分艰巨。首先是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产权关系不清晰,以粗放经营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有效改观,这样影响科技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应用。其次是市场机制不完善,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仍需时日,加之政府机构改革的开始,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到经济增长中的科技知识水平的提高。第三是国有企业的困境,产业结构层次低、不合理,例如,1998年,我区国民生产总值达91.1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31.31亿元,第二产业20.24亿元,第三产业39.63亿元⑥。可见,第一、第三产业比重高,第二产业比重低,是典型的“V”字型结构,经济缺乏实力,带有明显的自然经济特点。而且初级产品和原材料生产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较少。产业结构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最基本要求,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第四是科技力量不足,人才匮乏。知识经济是人才经济,而人才缺乏恰恰是西藏发展的最大弱点,也是制约西藏经济发展的“瓶颈”。西藏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差,根据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我区15岁以上文育,半文育人口占全区人口的36%,1998年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81.3%⑦。同时,科技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人才流失等,使经济发展缺乏保障。第五是农业的发展,搞好国有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等任务仍十分艰巨,加大了知识经济来临的难度。由于西藏是以发展传统经济为主的,生产力水平低,传统经济本身也有一个需要现代化的问题。因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工业经济高度发达基础上的经济,没有高水平的工业经济,就不可能有效地发展知识经济。要绕过老式的工业结构,直接进入知识型产业或实现与知识型产业的对接,现在的西藏还不具备这样的基础。但知识经济又是一种能够向下兼容的经济,它能够从根本上转变工业经济的资源基础,知识对资源的替代作用将使工业经济的运行效率得到提高。因此,迎接知识经济的来临,并不等于发展知识产业。没有发展知识产业的基础和条件,也不等同于没有迎接知识经济的基础和条件。
  总之,面对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科技知识的作用日益呈现,传统经济要更多地依赖科技知识的扩散和应用来持续发展,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含量日益提高,以至于科技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
  (三)
  西藏在面对知识经济的改革定位上,我们认为不是全力以赴发展知识产业。而是如何按照知识经济的要求,立足于区情,把迎接知识经济与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全区基础性经济运作体系的知识水平,打好基础,营造环境,创造条件,那么西藏面对知识经济的主要对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关于大力发展西藏农牧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考

  • 下一篇文章:西藏资源禀赋结构与跨越式发展战略分析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浅析西藏面对知识经济的对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浅析西藏面对知识经济的对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
  • ››温州模式与温州人的个性
  • ››开放型经济的结构性转变
  • ››经济发展在于创新
  • ››粤商与广东的航运业近代化:1842--...
  • ››王树楠与近代中国西部开发
  • ››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本节约:不同行业...
  • ››试论黑龙江省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参与...
  •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研究
  • ››西部大开发,利益导向和法制准备是...
  • ››浅析西藏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浅析西藏寺院经济产生与发展的动因...
  • ››浅析西藏面对知识经济的对策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