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需,提高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改变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淘汰那些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低水平产业,提高经济效率;通过教育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与应用,加快资本密集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高实体经济的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制造业的“服务化”,带动内需增长,摆脱依赖外部资源和贸易环境的局面,切实推动实体经济的增长,进而保障我国金融安全。 (二)完善金融机构内控机制,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监管 切实加强对金融业的风险管理,坚持风险回避原则,不符合风险管理条件的贷款坚决不贷;建立科学的银行信贷政策评价方法,限制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完善风险提示制度,建立各类银行的情况通报和风险提示制度;与相关部门配合,联合启动大额促进基金的特别监管,积极关注资金流向的情况;进一步强化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预防并控制损失,增强银行自身的抗风险能力。监管部门应坚持审慎监管的原则,并且努力提高监管的有效性,来帮助和督促金融机构建立健全严格的风险管控机制,切实维护金融机构的安全。 (三)建立宏观政策协调机制,确立国家金融安全目标 要在鼓励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兼顾金融安全目标,以防金融风险的积聚和爆发。鉴于此,中央财政要协同有关金融部门加大对这4万亿投资中的重特大投资项目、重大资源环境保护项目、重特大民生工程项目等资金运动的全程跟踪与监控,管好用好这些资金,促进中央保增长、保发展、保民生这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实现的同时,维护我国金融安全。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