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中国经济
   持续发展中国经济需要重大战略调整      ★★★ 【字体: 】  
持续发展中国经济需要重大战略调整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7-30 15:41:28   点击数:[]    

间才能初步成效.政府已经大幅度增加了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基本建设投资,地方政府希望沿袭深圳模式,依靠优惠政策,吸引内外资金.这可以使某些中心城市发展起来,但潜力有限.处于调水移民和市场经济之间的,是发展国防产业.

中国百年来生产力布局两次向西部大倾斜都是在外部战争环境下逼出来的.抗战时期,西部地区工业占全国的比例,从3%上升到50%,从此结束原始农业社会,进入二元结构社会.60年代中期三线建设,投入2000亿,增量投资占国家新增投资的1/3,西部地区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仅四川,经济结构由农业为主变为制造业与电子产业为主,成渝、宝成、川黔等干线铁路通车,铁路从5000公里发展到80000公里.围绕国防工业形成了攀枝花、渡口、自贡、内江、德阳等60多个中小城镇。大型军工企业集团成为西部各省工业支柱产业,如西飞、成飞、长虹、长安、黄河、嘉陵、建设等,目前国防工业产值在西部各省仍旧占30%,贵州占45%.

国防大学经济学博士卢周来指出,1979—1994年,我国国防费绝对值年增6.22%,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年均上涨7.3%,国防费用每年降低1.08%;占GDP的比例,从5.57%下降到1999年的1.2%.而世界平均比重为3.4%,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为3%左右.发展国防产业,是保持国家安全和统一的必须,对于启动内需和开发中西部,也有直接的意义.不应该把发展国防产业与发展民营企业对立起来.实际上,国防产业的核心是高科技和基础设施,国防产业也必然需要广泛的采购,合作和配套,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有利.比如我国规模庞大的航空产业在利润导向下,大批生产民用产品,70%的收入来自于非航空产品.如果能够以国家力量支持集中生产飞机,就可以给民营企业让出巨大的空间.


表1: 1997年度中国国防费与部分国家国防费比较(单位:亿美元)

国家 国防费美国 2671.8俄罗斯 160英国 356法国 367日本 430韩国 172中国 98

(汇率按1美元=8.29元人民币)


表2 1978—1997年中国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

年份 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

1978 4.63%1980 4.29%1983 2.98%1986 1.97%1988 1.46%1991 1.53%1993 1.23%1997 1.09%


表3. 1937---1942年四川工业在全国的地位

1937年 工厂 占全国(%) 工人数 占全国(%) 资本千元 占全国(%)

四川 115 2。93 13019 2。85 2145 0。58甘肃 9 0。23 1152 0。25 295 0。08贵州 3 0。08 229 0。05 144 0。04陕西 10 0。25 4635 1。01 2757 0。74

1942年

四川 1654 44 108205 44。70 2230012 52。28甘肃 139 3。69 7888 3。26 619。6 3。19贵州 112 2。98 4578 2。89 46264 2。39陕西 385 20。24 23510 9。74 105319 5。43


五、调整社会分配关系,按照改革收益分担改革成本

上述措施,需要政府大幅度增加财政开支,仅靠国债是不行的,根本在于精简政府机构,整顿税收,清除腐败,控制高消费和奢侈消费,将国家财力集中于有益的方面来.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不仅要注意经济发展,而且要注意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不能再强调效率第一,而要将效率与公平并重;不能够让少数人利用权力占有大部分改革收益,而将改革成本向社会大众转嫁.应该采取低成本的反腐败方法,迅速有效地遏止腐败势头,将腐败分子”偷,骗,抢”来的财产收归国有.

我在1998年曾经计算过我国的”灰色收入”,20年以来利用权力渠道和国家资源,直接和间接变成私人财产的,竟然高达30万亿人民币,相当于6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按照”国际标准模型”计算出来的我国基尼系数,没有计算灰色收入,也已经达到0.45以上,超过了俄罗斯的水平,而且每年在提高.如果将巨大的灰色收入记入,说基尼系数超过50%,甚至更高,恐怕不是夸大.我国的两极分化,包括贫富分化,东西分化,城乡分化和代际分化,已经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已经连续4年下降,再把反对平均主义当作主要敌人,必然激化社会矛盾,从经济意义上说,就是广大居民收入太低,缺乏购买力.通过进口和引进外资形成的生产能力,大大超过了居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这是内部需求难以启动的根本原因.

要实现上述战略转移和利益格局调整的,关键是克服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并且在理论上纠正”市场教条主义”.如果不能顺利进行,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就难免要出现重大的曲折.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对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思考

  • 下一篇文章:世界经济乱局:何去何从的中国经济[上] ——2001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回顾和宏观展望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持续发展中国经济需要重大战略调整”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持续发展中国经济需要重大战略调整”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探索提高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对策
  • ››加强我国自主出口品牌建设的对策分...
  • ››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
  • ››继续深化对各项经济政策的调整
  • ››探讨如何利用农业资源保证粮食安全...
  • ››浅谈M证券公司薪酬体系的完善策略
  • ››高技术企业价值产生的实证分析
  • ››论我国民营资本投资高技术企业的策...
  • ››以色列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产生的...
  • ››美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策略解析
  • ››持续发展中国经济需要重大战略调整...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