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即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研究开发主体的创新主体。我们必须一方面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另一方面改革现有的科技体制。在提倡产学研结合的同时,科技主管部门要加大体制改革力度,引导一些科研院所逐渐归入企业,把脱离于企业之外的科技力量组织到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中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弱、科技人员缺乏的矛盾,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主体。为了增强我国企业和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当前我们要加强一批企业和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推广一批能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大共性技术。此外,要加强“863”计划、攻关计划与火炬计划的衔接、集成, 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作用,合理配置资源,形成若干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有一定经济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 9.制定人才培养和吸引政策,造就一支多层次、复合型、跨世纪的致力于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宏大队伍。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能否蓬勃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中国人才政策上能否有所突破,能否营造涌现高新技术“天才”的机制与环境,能否留住一流的高新技术人才。 搞好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关键是靠智力投资和人才建设,既要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又应有一批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推动技术创新的是企业家。为了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需要造就一批有创新意识、有事业心、有紧迫感的民族高新技术企业家。造就一支多层次、复合型、跨世纪的人才大军,注重建立灵活、有效的用人机制,不拘一格用人,创造出一个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宽松环境,才能赢得人才竞争的优势。 10.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和经济合作, 重视知识的国际来源,鼓励和引导企业走国际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中一批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正脱颖而出,政府应制定政策,鼓励和引导我国有实力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和集团走国际化道路,除了在国外设立海外销售分部和生产分部外,还应建立研究开发分部,重视知识的国际来源,按照所在国的客户需要进行研究开发,开发出新产品,占领海外市场。 众所周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作为科技成果商品,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在有条件的创业中心,建立中国的国际企业孵化器,将极大地吸引国外的高新科技成果,使之实现商品化、产业化,这也是我国寻求分享外国科技成果的一种手段。
上一页 [1] [2] [3]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