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受损,由于维权成本过高,其合法权益也很难得到有效保护。这些影响劳动供给的信息的缺乏,不仅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低工资,而且这种情况下的劳动力配置是无效率的。这种无效率是指劳动者劳动的收益不足以补偿劳动的成本。一个极端的例证是,有些民工因不了解劳动过程中的有害物质和有害环境等信息,在劳动中得了职业病,被雇主解雇后,几年劳动的全部收入还不足以支付医疗费用。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缩小工资差距 由于资源配置无效率而导致的工资差距,是最不公平,最不合理的。通过征收所得税和转移支付为手段的第二次分配,目的在于调节有效率的初次分配所形成的收入差距,因此,对资源配置无效率导致的初次分配(这里主要指工资收入)差距,最有效、最合理、最公平的缩小差距的措施,首先应该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初次分配公平合理,其后再进行第二次分配。 针对本文所分析的三种资源配置无效率导致的工资收入差距,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缩小差距。 (一)拆除行业进入壁垒以打破国有企业的行业垄断 使行业产出增加,产品价格下降,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资源有效率配置后,原先国有企业因行业垄断而产生的事实上的垄断利润会消失,迫使国有企业和其它性质的企业一样,必须根据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来决定劳动的需求量和所能支付的工资水平。一方面使劳动力资源得到了更合理的配置,另一方面必将使垄断行业国企的高工资、高福利水平下降。许多竞争性行业国企的工资水平证实了这一点。 (二)消除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和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会使劳动力根据工资水平高低自由流动,使厂商完全遵循劳动生产效率原则决定劳动需求。对于同质的劳动力而言,在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就业的工资水平会趋向一致,实现了公平,也会使全社会劳动力的总产出最大化,实现资源配置效率。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会损害体制内劳动力市场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会遇到阻力,但从全局的角度和发展的角度出发,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会促进公平,促进长期稳定。 (三)建立可发布全国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信息的网络系统 用此网络信息可促进正规职业介绍机构的发展,减少劳动力的盲目流动,降低劳动力搜寻工作的成本,提高劳动力资源在宏观配置上的效率;加强立法和监管,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逐步建立起统一的、信息充分的、劳动者能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就本文涉及的内容而言,首先应通过立法,强制企业的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工作条件与劳动环境符合一定的标准,以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其次应通过立法,强制企业与受雇佣的劳动者签订信息较完全的合同,以避免劳动者以低于成本价格供给劳动,以及雇主利用合同信息不完全损害劳动者利益;再次,应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以保证法律能得到有效实施,劳动者权益受损时,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