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增长了4。5/5,绝大多数预测美国经济只能增长1。5%。美国主要问题是股市崩盘,多次降低利率无效,在2001年4月已经引起日圆和台币贬值,亚洲各国货币面临贬值压力。 2001年的世界经济形势,美国经济的软着陆是最重要的,国家统计局对于“硬着陆”的定义是: 1.实质经济部门GDP增长低于1.5%,这是按照美国经济的平均数算的。近20年平均每年增加2.9%。 2.失业率要高于7.5%。 3.金融部门,股指要在二周内跌50%,要维持二周,汇率突然然贬值20%,并维持二周以上。
多数人仍旧是乐观派,认为美国经济不可能突破上述指标,“软着陆”可能性最大。第一美国有人口优势,现在的骨干有7000万人为40-50岁,可干15年,移民办法也有效果。第二风险投资机制健全,在高科技领域中领先。信息产业的产值占GDP8%,向各行业伸展可提高效率,投资也不会减得太多,大公司要生存,必须扩大投资。英特乐一下子就增加12%的投资,75亿美元。朗讯则因为投资不足,衰落下来。第三宏观调控比较成熟,基本经济制度健全,如果把政府调控措施考虑进去,包括军备竞赛,减税减息,不应该有大问题。在美国经济稳定的情况下,世界经济形势比较乐观,2001年可能增长4-5%。世界银行认为3-3.5%,IMF认为是4.75%,是因为统计技术不同。IMF用PPP折算,世行用3年平均汇率折算,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权重,速度就算高了,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比发达国家要高。欧盟在2001年经济增长率可能超过美国。欧盟外贸的3/4是内部贸易,不受美国影响。失业率下跌,需求增长。欧元可能走出持续下跌,有一定回升。欧洲经济稍有改观,只增加3.4%,欧元汇率在经过长期贬值以后,回升到0.95:1的水平。2001年可望稳定,并有回升。前苏联东欧经济上升,得益于石油涨价。
俄罗斯经济2000年回升,1-11月经济增加7.7%,工业增加9.6%,农业增加4.1%,投资首次增长17.7%,外贸增加32.1%,出口增加44。3%,进口增加9.6%,内需扩大,外汇270亿美元,10年来最高,预算盈余32亿美元,人均收入68美元,实际收入增加9。6%,失业率17.9%。原因一是石油涨价到30美元一桶,俄罗斯出口中有70%是能源,原材料出口占总值60%,拉动经济4---5个百分点。二是政局稳定。
多数俄罗斯经济还没进入良性增长的产业循环,军工设备老化,企业技术人员流失,技术差距拉大,1999年机械产品只占出口的25%。资金严重缺乏,内外债积累2000亿美元,外债1650亿,年归还100亿美元,占预算1/4。普京政权努力维护稳定,平息车臣分裂,打击犯罪分子,处理腐败,把金融寡头和政府分开,不让他们参与政治,规范管理。俄罗斯制订了15年发展战略,努力营造良好国际投资环境。2000年普京出访了30多次,与各国谈要钱和反导两个问题。俄罗斯国内有资金潜力,资金外流年150-200亿美元,居民有现金300-400亿美元。
悲观派则强调美国股票市场崩盘的影响。
美国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经济,美国的商品贸易逆差给世界各国提供着庞大的市场,并给作为世界主要货币的美圆,提供发行的可能,世界各国都有大量美圆储备,美国经济成为国际经济中影响最大的因素。美国经济繁荣必须有3个支撑点,一是必须有足量的国际资本停留在美国市场,以保持美国股市的繁荣和美元的坚挺;二是美国的消费者必须有足够的信心停止储蓄,而把收入投入到股市和消费,形成“财富效应”;三是必须有可不断扩大贸易逆差,以弥补美国国内的总供求缺口。2000年,纽约股市市值已由16万9600亿美元,大幅缩减为14万5600亿美元,相当于高达2万4000亿美元的美国家庭财富,在短短8个月内已烟消云散,相当于福特汽车、通用汽车及华玛商场3大企业整整5年的营业额总和,直到2001年4月份仍然没有起色,已经从5000点跌破了1700点。
美股下跌的损失有多大?到2001年3月20日,纳斯达克市场和纽约证券交易所损失的市值是5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一半,是1987年10月华尔街崩盘市值损失的5倍。纳斯达克市场2000年3月的总市值是6.7万亿美元,1年后只剩下2.7万亿美元。市值减少4.6万亿美元,大于公众持有的美国联邦债券总金额;超过社会安全及健康医疗信托基金的总金额;相当于日本及韩国经济的总和;等于美国的汽车、钢铁、电机及石油产业瞬间化为乌有;相当于美国所有住宅的总金额;相当于布什10年减税方案总金额的2到3倍;相当于布什今年预定减税金额的1000倍。美联储已经连续降低利率。但效果不明显。“财富效应”正对美国经济施加反作用,扣除房贷、信用卡融资等负债,美国家庭平均拥有的房地产、股票等财富净值在2000年减少2%,由1999年底的42.3万亿美元降到41.4万亿美元,这是1945年以来,美国家庭财富首度出现衰退。2000年美国家庭财富缩水几乎全部来自股市的下跌。家庭直接持股的价值由8.75万亿美元降到6.6万亿美元。除非股市反弹,美国将出现1952年以来最强烈的负财富效应。
股市暴跌如果使大批对冲基金破产,将牵连7千亿美元的银行坏账。按照国际银行“巴塞尔”协定,国际银行体系将被迫减少7万亿美元的贷款,相当于国际银行体系贷款总额的三分之一。自亚洲金融风暴以来,国际银行体系向亚洲国家和俄罗斯、巴西等国的贷款1万亿美元,估计15%难以收回,导致国际银行体系信贷收缩7%。二者合计导致信贷紧缩40%。从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到1998年,日本的信贷紧缩还未超过5%,已经使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衰退,1929~1933年的大危机中,美国的信贷紧缩20%,使其经济萎缩了40%。如果此次国际金融体系崩溃造成40%的信贷紧缩,即将来临的国际经济萧条,其严重程度可能超过上一次大危机,欧洲和日本都会受到深度牵连,经济的外向程度极高的亚洲更深难逃此劫。
我认为,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化经济,已经出现了荒谬的逻辑:全球资本流向美国,对美国有利;现在要流出美国,大家又害怕,好象风水总是在美国?这就是新经济给美国带来的过度繁荣,所造成的全球经济失衡和不稳定。无论如何,大调整总是要发生的,打破美国经济永久繁荣的神话。世界各国不得不跟随美国进行调整。美国经过了10年经济持续繁荣,已经进入调整期。国际上预测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将从2000年的3。2%降低到1。2%。美国的GDP在2000年达到90000亿美圆,占全世界总产值的1/3,贸易顺差每年3000亿美圆,美国金融市场占全球1/3,由于美国经济规模巨大,其经济衰退将影响其他各国的经济。 三.美国经济调整对中国的影响
无论美国和世界经济如何,中国都不害怕。如果出口受阻,正好进行我所主张的国内经济战略调整(见后面几章)。美国股票市场的崩溃,如果中国能够利用机会开放股票市场,反而能把全球资金向中国吸引过来。
1.出口与贸易收支
2000年中国出口2492亿美圆,其中对美国出口占20%,加上香港转口占30%,美国是中国的第二伙伴。中美之间的互相经济依赖是不平衡的,中国依赖美国较多,美国依赖中国较少。中国的出口在美国进口份额中仅2%。中国对美国的资金和技术有依赖,从美国进口最多的是技术含量高的机电产品(1998年为94.18亿美元,占自美国进口总量的55%),有些是难以替代的。日本是我国第一贸易伙伴,1998年占中国对日贸易占进出口20%左右。欧盟是我第三贸易伙伴,占15%。1998年我国外贸的64.3%、约2071亿美元,是与美日欧的贸易(含内地与香港的贸易),我们获得的贸易顺差629亿美元,如果没有这一块,外贸将有逆差193亿美元。 美国进口的下降当然会影响中国的出口。2001年一季度中国出口虽然保持高水平,但广东出口仅为20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是零增长,使广东全年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