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每年要增加工资100 亿,加上大病报销,年需500 亿元。
4。待业保险。按3000 万人离岗,支付3 个月,每人600 元,需要20 亿元。
5。子女教育费用。过去上大学是免费的,现在自费达到学费10000 元。没有子女考上大学的家庭,这部分工资也应得到。按2 亿职工干部,3000 万家庭,其中父母工龄达到20 年以上者计算,1000 万家庭,需要1000 亿元。
6。养老保险。国外是从本人工资中扣除,经企业存放于保险公司。中国是存放于政府财政,投资于国有企业。全国职工干部是按照工龄向国有企业投资,而由国家统一负担养老的。经过企业改革,国家不再负担养老义务,就应该将这部分国有资产划出,建立社会保险公司。按照一个退休人员每年2000 元,1亿人计算,年需要2000 亿。
上述粗略计算,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历史上上亿职工的必要劳动,投资于国有企业,是劳动者的债权或产权。
第二,在政府财政背后,是一个向哪个社会阶层征收财富,支付改革成本的问题。应该按照“收益与成本一致的原则”,由改革的主要收益者负担,主要是向富人征税和清除腐败两项。如果改为砍投资,借内外债或通货膨胀,等于让广大居民负担,必然加重两极分化,破坏社会稳定。
第三,上述费用平均到每年,需要支付2000 亿元左右。目前国有资产存量中的11000 亿元,年平均利润最多如此。就是说,为了支付年2000 亿元的保险费用,必须有11000 元的国有资产专门为他运营。这部分国有资产存量绝对不能流失,不能通过任何形式化为企业所有。盈利的企业不能分配这部分利润而使破产企业无以补偿。
第四,为此11500 亿的国有资产存量应该划归保险公司,同时按照工龄给全国职工建立个人保险帐户。在此基础上,国有企业改革应该很快地进展,在改革中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与右倾思潮只顾改革企业忽视职工补偿,和“左”倾思潮空讲维护托延改革不同,
本文提出的改革思路如下:
在理论上抓住三个关键:
第一,在改革中坚持全民所有制,实现全民所有制一部分(即工人阶级投资于国有资产中的退休养老金部分)由国有制向社会所有制的转化。
第二,国家承担历史债务并予以补偿,坚持以财政为主导,通过整顿税收和拍卖一部分国有资产解决资金问题。
第三,坚持“改革收益的占有与成本的负担相一致的原则”,坚决防止以货币手段解决经济结构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在实质上是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把改革成本转嫁给社会居民。在实施上把国有企业改革与社会保障制度结合起来,划出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国有资产,进行公开拍卖,然后转换为养老基金,按照基金法的规定进行长线投资,同时对于全国国有企业职工统一按照工龄设立个人保险帐户。其意义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解决了职工社会保障问题,可以迅速推进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不影响社会稳定;
第二,防止了国有资产(特别是其中关键的养老金部分)向少数人流失,保持了改革中的社会稳定;
第三,一部分全民所有财产由政府经营转变为社会经营,将推进经济民主化的进行;
第四,价值上万亿的基金在数年之内入市,将改造股市结构,克服过度投机,极大促进股市的发展;同时在拍卖国有资产时,会吸收大批游资,有利于国家金融稳定;
第五,拍卖的国有企业,该选择竞争性行业的企业,而基金入市是严格按照基金法,投向长期基础性行业,这有利于我国的经济结构改造和所有制结构改造。
第六,在目前通货紧缩难以摆脱时,可以有效调整社会分配关系,扩大低收入居民的需求。
无论什么改革,都必须在坚决打击腐败,先立法,后按照法律严格实施。这是我的思路的前提保证。
上一页 [1] [2] [3]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