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建设项目相继开工,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科教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势头良好,成绩是很大的。2003年国家又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几个省区正在实施中部隆起战略。 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关键是要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中西部地区的改革,扫除体制上的障碍,加快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做好三农工作,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向二三产业转移,发展乡镇企业、县域经济和加强小城镇建设,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国家要在投资项目、财税政策、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支持的力度,促使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入良性运行的轨道。 4.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新发展观的重要组成内涵,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资源占有量比较少,至今仍然是以消耗大量资源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对环境压力比较大。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问题日趋严重。政府对大江大河的治理,防沙治沙和京津风沙源的治理,库区、湖区的污水治理,大中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已经做了大量工作。毋庸讳言,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仍未从根本上扭转。今后,要把坚持可持续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保护资源,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道路,合理开发和使用各种自然资源。为此,在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来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要进行体制改革,使之既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此外,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使对外开放和国内的发展与改革相协调。 做好上述5个方面的统筹工作,也就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和社会、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与自然、国内和国外这5个方面的关系,这是针对改革、发展和稳定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新发展观的主要内容。2004年是实践新的发展观的第一年,我们要把这5个方面的统筹工作做好,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开个好局。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