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抵偿甚至强行拆迁原有居民的老房子,与原有居民发生了利害冲突,引发拆迁群众上访请愿,或以极端形式表示抗争,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在农村,新一轮“圈地运动”正在各地特别是东部沿海和大中城市郊区展开。据2003年上半年24个省、市、自治区的不完全统计,各种名目的开发区、高新技术区、大学园区有3500多个,占地3。6万平方公里。在土地价格飚升预期的刺激下,一些没有社会责任心的官员和不法商人(包括外商)内外勾结,以各种名目和手段,强占侵夺农民承包的耕地(国家明文规定土地承包权30年不变)。占地不同农民商量,只给很少的补偿,又不作安置,失地的农民失去了生产生活的依靠,也就是失业,又无社会最低生活保障,成为游民。近几年,农民上访中,土地问题已占首位。2003年上半年,到国土资源部的来信来访中,反映征地问题的占总量的73%。国家信访局受理土地问题的初信初访共4116件,其中苏、浙、闽、鲁、粤等5省占41%。可见侵占农民耕地问题已成为当前重大的社会问题,涉及约4000万农民,而且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和大中城市郊区等经济发达地区。这是必须高度重视并要及时采取断然措施加以制止和纠正的。 3.就业形势严峻。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逐年上升,1995年为2.9%,1999年为3.2%,2001年为3.6%,2002年为4%,2003年很可能达到4.5%,登记失业人数将超过700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继续增加,2003年6月底,下岗职工达464万人,而再就业率则逐年下降,1998年为50%,1999年为42%,2000年为35%,2001年为31%。 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增加,20世纪60~70年代是我国人口出生高峰,集中在农村,现在都进入就业年龄的高峰期。加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乡镇企业不景气,面临转制与提高技术构成,不仅不增加劳动力的吸纳量,反而还减少。1996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为13508.3万人,2002年减至13287.7万人。又因为1997年以后,我国主要农产品供大于求,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下降,销售不畅,农民收入停滞不前,纷纷进城打工,以增加收入。2002年进城镇务工经商农民达9460万,2003年还是增加的趋势。 2003年是1999年大学扩招本科生毕业的一年,加上大专毕业生,2003年有212万高校毕业生要就业。2002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只有70%,2003年上半年毕业生找工作时又逢上非典肆虐,更是雪上加霜,政府虽然做了很多工作,郊果仍不明显,有不少学校初次就业率都不足50%。到2003年7月,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有70万人。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多,现在又处于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轨的阶段,结构性失业和技术性失业等多种因素起作用。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测算,2003年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总量为2400万人,而按经济增长的需求,只能新增就业1000多万个,有1400万岗位的缺口,所以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将是今后一个较长时期里困扰我们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4.2003年自然灾害频发,是一个多灾之年。截止到2003年9月底,5级以上地震发生29次,给新疆等地造成严重损失。10月,甘肃省张掖、山丹、民乐又发生地震。各地水旱灾害交替发生,淮河、渭河、汉水、黄河等流域发生洪涝,直到10月中旬,渭河、黄河又发大水,使河南、山东部分县市受灾。各类自然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5070万公顷,成灾3175.5万公顷,因灾死亡1911人,紧急转移安置631万人,倒塌房屋262万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14亿元。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率很高。2003年以来,已发生多起重大矿难事故,1~9月份死亡近6万人,约占世界矿难死亡人数的1/3,而我国原煤产量只占世界的20%。造成这种严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管理混乱。2002~2003年河南省煤矿矿长审核考试显示,乡镇煤矿矿长年审合格率只有49%,参加考试的8000多名乡镇煤矿矿长中,高中以上文化的不到10%,部分矿长的考试成绩只有12分,有的连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都没掌握。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