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差。随着年鉴资料信息网络传播的发展,这个弱点可以得到有效的克服。通过网络传播,年鉴信息的时效将得到有效提高,信息资源在更广泛领域的被使用和开掘,将使年鉴的社会功能更为完善。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年鉴的信息传播,势必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有所突破,逐步过渡发展到计算机网络传播。虽然,年鉴信息的网络传播尚在起步阶段,但是在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环境中,发展条件已经成熟,趋势将很快成为现实。因为,提高年鉴资料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是社会的客观需要,在成熟的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发挥年鉴的编辑优势,年鉴资料信息的网络传播很容易成功。所以,年鉴界要尽快转变观念,利用保护知识产权所带来的历史机遇,使中国的年鉴事业有一个质的飞跃,达到新的高度,真正与世界同步。开发计算机网络传播年鉴资料信息,已经到了进行认真思考,积极谋划的时候了,刻不容缓,不能再观望、懈怠。否则,中国的年鉴事业将逐渐失失去已有的优势,处于一?quot;追赶"状态,这是非常不利的局面。
努力适应国际惯例,自觉遵守国际规则
WTO成员必须遵守国际知识产权协议。中国作为WTO成员,保护知识产权将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这种自觉行为既是社会准则,也是法律规范。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都必须遵守。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后,中国的年鉴的编辑出版和发行经营在有了更多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约束。也许在短时期内,暂时有许多不适应。但是,必须调整心态、加强学习和研究,深化认识,尽快完成由努力适应到自觉遵守的转变历程。年鉴界完成这种转变并不困难。因为,中国的年鉴的知识产权是在受保护的范围内,在保护知识产权的环境中,中国的年鉴是受益者。只要在年鉴编辑出版和发行经营中,慎重对待知识产权,自觉遵守知识产权规则,不侵害他人的权益,就会在已有的成就上取得新的成就。中国的年鉴的编辑出版优势明显,发行经营的社会环境优越,基础坚实,前景广阔。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年鉴事业将在净化的保护知识产权环境中健康发展。
在新形势下,年鉴工作者对自己编辑出版的年鉴,要研究其社会价值,关注其社会功能,了解其信息资料被使用情况。使年鉴在有效地服务于社会的同时,也受到知识产权有效地保护。做到年鉴的用者有其利,编者有其利,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按照国际知识产权协议的规则运作,加强知识产权自我的保护的力度,并不是信息的封闭和资料的待价而沽,而恰恰是为了开放信息,鼓励使用资料,两方面相辅相成,并不矛盾。这是认识的深化和观念的转变。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