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以黄河流域为例,分析中国商品市场发展的环境。 (1)东西方向上气候条件相同,产品无差异。 我们知道,黄河流域属于暖温带的半湿润地区。两千多年来,尽管地球上气候也有变化,但整体变化不大。近几个世纪,中国一月份的零度等温线,七月份的28度等温线,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即中国地理上重要的气候分界线秦岭--淮河),大致是这一地区的南界;而一月份零下6度等温线,七月份24度等温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在这一地区的北界。换句话说,气温线和降水线都是东西方向,所以东西方向气候基本相同,使得农作物的品种大致相同,夏粮小麦,秋粮菽粟。如果我们从该地区最西端陕甘交界处一直走到最东端的山东半岛,所到之处,物产几乎都是相同的,大体说来,在古代文明本部大致近百万平方公里范围内,东西方向上基本产品没有什么差异,各地之间不存在比较利益,不能刺激商品市场的发展。 当然,尽管东西方向气候和产品基本相同,但南北方向气候和产品差异却较大,例如北部旱地产粟,南部水田产稻。为什么南北方向上基本物品的交换也没有发展起来呢?这就需要谈到制约商品市场发展的第二个条件--运输费用问题。 (2)缺乏适于通航的河流,陆路运费太高。 现代水路、铁路和公路的运费比为1:5:10,在古代肩挑背扛牲口驮的条件下,陆路运费至少等于水陆运费的30倍。这样,相同的运输费用,水陆市场的辐射半径可以扩大30倍,覆盖面积和人口可以扩大900倍。西欧辐射范围广阔的大市场,就是由水路运输形成的。 在中国文明的本部,降水的季节性导致河流的季节性,夏秋两季河流涨水时往往溢出,泛滥成灾,冬春两季则几乎干涸断流,河床变化大,难以建立码头,根本无法发展水运生意。更重要的是,河流均为东西走向,上下游的产品基本相同,利用水路运送产品没有意义;另一方面,虽说南北方向上产品有差异,但却没有河道可供运输。那么,依靠陆路运输能不能形成辐射范围广阔的市场呢? 一个身强力壮的农民,肩挑背扛最多能把四、五十公斤的农产品运到10公里外,交换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后再于当天返回家里。手推独轮车较为省力,但一天也不能往返更远的距离。由农民自产自销形成的陆路市场,辐射半径不超过10公里。在相距10公里的两地之间,自然产品很难有什么差别(即不存在比较利益),所以根本不可能形成基本物品的交易市场。 按照农民在陆路上运输货物的能力计算,理论上陆路市场的覆盖面积不到400平方公里,如果按历史上华北平原大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0人计算,那么市场辐射范围内约有20000人。如果从事手工业的人口占十分之一,并且都集中于中心集镇,集镇也最多有2000人。一个这样规模的经济系统,如果不与其它经济系统交往,是不可能自发发展起来的。 可惜的是,在中国文明本部的黄河流域,直至清末民初,专门从事手工业的集镇还没有形成①。由农民自发交换产品形成的农村市场,辐射范围还远没有我们设想的模型大。例如笔者家乡所在的县,全部位于平原地带,面积约800平方公里,直到清末和民国时期,才形成了几个集镇,但辐射半径都不到5公里。这里的广大农户常年男耕女织,不同村庄之间很少交往。直至现在,全县还可以区分出五个不同的方言区,而方言区之间却并无山河阻隔。 中国自然产品差异小,陆路运输费用高,任何两地之间,基本产品生产成本的差额,都补偿不了运输费用,所以人们从事基本物品的交换无利可图。中国一直没有形成大范围的基本物品的交易市场,根本原因就在这里。可见,东西方向上产品的无差异和缺乏南北走向的河流,是两千多年来制约中国商品经济不能够发展的根本原因。 四、封闭的中国不可能自发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自从人们进入定居的农业生活以来,大致有三种方式可以获得产品:一是自己生产,二是与人交换,三是偷来抢来。作为群体,农民当然不能依赖偷盗或抢劫,这就只有生产或者交换得到。但在中国,用交换方法得到消费品,比生产它们代价更高,农民的“理性选择”就是自己需要什么就调整产品结构直接生产什么,于是,社会就必然长期维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 在中国,也许只有经销盐、铁等特殊物品有利可图。但至迟从汉武帝时代起,国家就开始对盐、铁实行垄断经营(垄断经营的利润实际上是一种税收),私自制造或贩卖要受到严厉制裁。由于基本物品的交易无利可图,所以商贩的主要门道就是行奸弄巧或者贩卖违禁物品,因此,商业在社会生活中起不到什么积极作用,所以历代统治者都提倡以农为本,采取重农抑商政策。这种政策当然会对市场发展更为不利。不过,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即使没有重农抑商政策,中国的商品市场也不可能自发发展起来,社会陷于长期停滞是必然的。由于商品市场发展是资本主义兴起的前提,所以,封闭的中国不可能自发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可见,中国之所以没有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不是由于政治上专制制度的扼杀,也不是由于意识形态上儒家保守思想的禁锢,而完全是由于经济原因,确切地说,是地理原因引起的经济结果:在自然地理条件给予中国人的经济选择“项目”中,就没有发展商品市场这一“选项” 。 从系统论原理看,西方资本主义向东方的扩张,给中国社会加入了一种全新的变量,它使中国古老的社会结构发生了虽说缓慢但影响深远变化,最终使中国的政治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也使中国历史永远摆脱了王朝循环的怪圈。如果没有资本主义兴起并向全世界扩张这一伟大的历史运动,很难设想存在于亚洲、非洲的那些古老社会将怎样自发发展起来。 上一页 [1] [2] [3]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