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经济学理论
   近年来台湾的中国经济史研究概况(四)      ★★★ 【字体: 】  
近年来台湾的中国经济史研究概况(四)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52:39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以工业化的转换历程来看,有学者认为台湾现代工业的发展始自糖业,与日本、大陆发端于纺织业的事实相较,其本质相同,都是从转换旧普遍的旧式工业为新式工业开始。这是叶淑贞《台湾工业产出结构的演变:1912-1990》所强调的论点。该文又提到,日本统治时期工业产出结构变动缓慢,偏重轻工业或消费财工业。1930年代中期,台湾的工业几乎只是砂糖一业。但是与日本相比,台湾业相对于纺织业更具比较利益。基于此,叶淑贞认为,总督府发展新式糖业而未扶植纺织业的政策,不应视为殖民政策的缘故。(注:所谓工业化的转换历程,系就工业产出结构的演变来看,其特色为:工业化初期多呈现轻工业或消费财工业较重的形态,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这两个部门的比重不断下降,而重工业或资本财工业的比重则持续上升,乃至呈现偏重重工业或资本财工业形态。此外,许多国家的工业化历程多从纺织业进入工业化道路,见《经济论文丛刊》24.2(1996):227-274。至于纺织业, 台湾不产棉亦不产石油,日本统治时期的纺织业没有什么发展,所见只有以麻纤维为主的制品,见林忠正,《台湾近百年的产业发展--以纺织业为例》,《台湾近百年史论文集》,(台北:财团法人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1996年),页469-504,本编另题名为《台湾纺织工业发展政策之研究》,刊于《台湾风物》45.3(1995.9):121-172。)

在新式工业方面,日本统治时期的电力事业(含电灯)有相当的发展。电灯推广之初,用电价格比日本各大城市便宜,整个日治时期电灯的普及率也高达35-40%。吴政宪《繁星点点--近代台湾电灯发展初探》、《日据时期台湾的电力建设(1895-1945)》及《"油灯、瓦斯灯、电灯"--近代台湾照明工具之变迁(1860-1920)》三文,叙述极详。据其研究,电力建设虽始于刘铭传推行洋务新政之时,但落实电力建设则是从日治时期开始。日本统治初期总督府公营电力的供电能力有限,部分地区开放民营。1919年"国策会社"性质的台湾电力式会社(今台电前身)成立,资本最雄厚,技术亦最成熟,逐渐合并其他电业公司。此外,从供电结构来看,日治前期供电以商业、官厅、米、糖、水利灌溉等对象为主,后期因应战争的整备,改以金属工业,军需工业为主,其电力规划与应用实跟随日本国内的需要而调整。(注:《台湾历史学会通讯》7(1989.9):21-32,《台湾风物》46.3(1996.9):219-254、48.4(1998.12):51-90、49.1(1999.3):17-50。此三文皆为著者硕士论文《日据时期台湾的电灯发展(1895-1945)》(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98年)的一部分。另外,对台湾电力株式会社的研究,林炳炎著有《台湾电力株式会社发展史》(台北:台湾电力株式会社资料中心,1997年)专门讨论,书评见《台湾历史学会通讯》5(1997.9):60-68。)

最后关于日治时期的工业政策,可参考许松根《台湾的工业政策:日治篇》。许氏分1902至1937年期间为第一阶段,工业政策先是振兴糖业,再则是开发日月潭水力发电。1938年起为第二阶段,工业政策以配合日本南进国策国主,发展军需工业。著者认为,由于糖业多为日本财团所投资,多数台湾人未得到好处。而日月潭水力发电对台湾工业的贡献,也只能就1934-1937年间加以论断。其第一发电所于1934年完成后,确实带给台湾一些新现象,即新兴的耗电工业(金属工业、矿业)出现、新的日本财阀来台等。至于第二阶段因南进政策带来的新兴工业,因战争所需而起也因二次大战的结束而终了。就各产业产量言,1937年以后有巨幅增加,但只维持到一九四一年。在终战前一、二年,各产业皆处于减产状态。(注:"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研讨论文,第8601号,1997年6月。)

(五)税务、物价、金融

税务方面,连瑞枝、壮英章《从一张古契谈清代台湾基层税收组织的运作》,系根据一纸1824年新竹北埔姜家的契约文书内容,籍以掌握胥吏制度下有关税收组织的讯息。该份契约显示,淡水厅署衙门中粮总一职的运作是采业户(殷户)分股认购制。业户共同投资合购粮总一职,共同管理及承担风险(垦户抗粮而正供杂粮征收不足)。股东利润则来自正供杂粮厘余分配、地方摊派金的减免,以及其他名目的规费等等。粮总是官方以合法方式将税收风险分摊给各地殷户,但股东们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不是官僚体系中的伦理关系。(注:《台湾风物》46.1(1996.3):181-202。)

物价史方面,王世庆曾对清代米价加以注意。近年王良行、陈修平合著的《清乾隆朝田赋蠲缓措施与米价的互动关系:以台湾为例(1738-1786)》一文,系利用王业键"清代粮价的统计分析与历史考察"研究计划搜集的粮价资料所做的分析。由于著者观察到清乾隆时期田赋蠲缓措施在次数及规模上都远超历朝皇帝,为中国财政史上的特殊现象,因此尝试以台湾为例,探讨米价波动是否构成蠲缓措施的原因之一,也探讨蠲缓措施对米价的影响。著者认为,米价上涨与乾隆朝对台湾实施田赋蠲缓(包括灾蠲及赐复)的关系密切,而大部分的蠲缓策实行之后,也产生了抑制米价上涨的效果。(注:宣读于"财政与近代历史学术研讨会",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年11月27-28日。)

金融方面,日本统治时期已经建立近代化的金融体系,并且留下丰富的金融统计资料,可支持经济学家以西方的经济学原理做实证研究。吴聪敏《台湾的名目利率与物价膨胀率:1907-11986》, 旨在以日治时期和战后资料验证Fisher效果。按吴聪敏所述,Fisher效果是指"当借贷市场上套利机会殆尽之后,名目利率大约等于预期实质利率与预期物价膨胀率之和。"他发现,假设预期实质利率不变,则日治时期资料所示与Fisher效果不一致。(注:吴聪敏文中使用的1899-1960年名目利率,为台湾银行对一般商业银行的放款利率,1961年以后采用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行率。《经济论文丛刊》23.4(1995 ):419 -444。)

(六)商业组织、经济发展指标

商业组织方面,清代台湾有类似同业公会的"郊",为传统的商工团体。也以同地商工业者组成的超业际实业团体,则是日籍商工业者所引入,并逐渐取代"郊",称为商工会,相当于中国的商会。赵祐志《台、日实业家与台湾总督府的分合关系(一八九五-一九三七)--以商工会为中心之探讨》、《日据时期台湾的商工会与商业经营手法的革新(1895-1937)--以"拍卖"、"广告"技术为例》提到,商工会的引入对日人在台的商权竞争较台人劣势,并冀以商工会向殖民政府争取特权打击台商有关。不过,日人商工会的成立及总督府的差别特遇,反使台人仿效设立商工会与日人商战的意识觉醒。无论日、台商工会和总督府之间的分合关系如何,商工会组织的革新和现代商业经营术的推广,富含许多刺激资本主义成长的因子,如致力经营合理化、重视精确数量的观念、勤俭诚信精神、企业形象的追求等等。(注:《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22(1994):267-313、《史耘》1(1995.9):181-244。 此二文成为著者硕士论文《日据时期台湾商工会的发展(1895-1938)》(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95年)的部分章节。)

超业际实业团体之外,以个别企业体的发展史切入,目前有谢国兴《企业发展与台湾经验--台南帮的个案研究》一书,以发源于本世纪20、30年代的台南市侯、吴两家布行,及其发展至今的企业集团(由统一企业、台南纺织、太子建设等数十家公司组成)为研究对象。著者从乡土认同、资本累积方式、由商而工而多角化经营、企业内部组织与人际网络、以及政商关系等方面,探讨台南帮如何由一个传统商号演变为一个现代化的企业集团。(注:谢国兴:《企业发展与台湾经验--台南帮的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唯物史观与中国经济史学的形成

  • 下一篇文章:近年来台湾的中国经济史研究概况(三)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近年来台湾的中国经济史研究概况(四)”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近年来台湾的中国经济史研究概况(四)”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有关FDI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的理性思考...
  • ››浅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劳动量和产品价值的关系
  • ››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方法论初探
  • ››引进国外智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运用政治交易费用理论来研究国有企...
  • ››评析拉美国家社会政策调整
  • ››关于知识产权的正确认识
  • ››经济学发展简史
  • ››农民增收需打破制度障碍
  • ››近年来台湾的中国经济史研究概况(...
  • ››近年来台湾的中国经济史研究概况(...
  • ››近年来台湾的中国经济史研究概况(...
  • ››近年来台湾的中国经济史研究概况(...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