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经济学理论
   从刘庄、南街、竹林集体经济的发展看“两个飞跃”思想的科学性      ★★★ 【字体: 】  
从刘庄、南街、竹林集体经济的发展看“两个飞跃”思想的科学性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52:12   点击数:[]    

与20世纪末河南全省农民收入增长率止步不前的状况形成极大反差,并且为农村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建立了系统的文化、教育、医疗、保险体制。此外,村镇企业的强劲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三个村镇不仅完成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且接纳了大量的外地劳动力。刘庄村仅有350个农户村民1050人,但刘庄村的企业却为外村农民和下岗工人安排了3000多个就业岗位。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拥有1.1万名员工,而南街村848个农户的总人口仅为3180人。

由此可见,村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对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意义,也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意义。在这里,村镇企业成为集体经济的奠基者,市场经济的开拓者,对外开放的生力军,科技进步的新载体,农村发展的加速器。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村镇企业,就没有刘庄、南街、竹林的今天。

 推进农村第一、第三产业的规模经营,向高水平、高科技、集约化发展

    1992年7月,邓小平在谈到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时说:“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集体化和集约化。”并且指出:“有的地区农民已经提出集约化问题了。”[1](pp.1349~1350)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集体经济的日益壮大,河南农村部分相对发达的地区不同程度地推进了规模经营,使农林牧副业生产的集体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在刘庄、南街、竹林,科学技术为工农业注入了活力。农业的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副业生产;副业生产为工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工业发展了,以工养农、以工建农,为现代化农业提供了资金。改革开放以来,刘庄每年都要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农业,购置农业机械,兴办水利,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实行科学种田。刘庄的机械化车队有各类车辆100多部(台),有充足的汽车、大型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等各类机械以及灌溉、喷施设施,使刘庄的农业生产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水利化。天旱时,4天可以将耕地全部自动喷灌1遍;夏收时,3天可将1000多亩小麦收打入库,并且播种上秋作物。南街村在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初期,随着农民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农业生产一度取得较好收成。然而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业生产开始出现下滑,农作物年均亩产由500公斤降到了250公斤。在调整发展思路和村镇企业得到发展壮大之后,南街村加强了对农业的“反哺”。1990年1O月,随着全村2300亩耕地全部由村民自愿交回集体,土地由分散经营过渡到了集体规模经营。村委会连年投放资金,以工养农,添置了大量的现代化农业机具,实现了耕、播、收、打机械化和灌溉自动化。科学种田,旱涝保收,农业生产方式在南街村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竹林镇地处嵩山余脉,全镇人口散居在六岭六沟之中,山高石厚,沟深土薄,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依据这个特点,竹林镇对土地使用制度进行改革,将土地统一收归集体,进行统一规划、经营和管理,同时建立小型家庭农场,以养殖业为龙头,发展高效农业和区域经济。

    刘庄、南街、竹林的农业的规模经营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经营规模化。刘庄、南街两村地处平原,适宜机械化规模经营,当地的农民也更加熟悉和习惯于集体合作的生产方式。因此,与集体化相配套的规模化便水到渠成。在这些地方,土地归集体所有和使用,农业生产实行统一经营。二是生产科学化。当生产社会化、规模经营的条件大大提高之后,采用新的科学技术实现集约化和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南街村3100多口人,拥有耕地1000亩,由于实行了农场化规模经营,仅有60多人专门从事农业生产。刘庄村由19个人经营管理农业生产,仅占全村劳动力的2%。三是管理现代化。规模化向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化又为管理的完善提供了基础。当土地实现由家庭经营到集体规模经营的过渡后,南街村将专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分为农机队、农业队、积肥队等专业队,队与队之间既分工又协作,较好地控制了生产的每一环节。不仅如此,在调控工农业的宏观管理方面,村镇采取以工促农的办法,调动工业积累资金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产高产。四是产品商品化。刘庄、南街两村发挥河南的农业优势,依靠粮食资源,围绕农业办工业。南街村围绕粮食产品深加工,形成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实现了层层增值和良性循环,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方便面食品公司、食品饮料公司、调味品公司以及面粉厂、啤酒厂、制药厂、养殖厂等加工企业,加速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刘庄华星制药厂引进生物工程,生产我国短缺的药品原料肌苷,利用玉米资源丰富的优势,实现了农产品的直接转化。

与农业生产的高水平、高科技、集约化的发展同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相应协调发展,稳定了农民的生产与生活,巩固了工业生产的基础。第一、第二产业大规模、高效率的发展,促进了第三产业的跟进。服务、商贸、教育、旅游产业的兴起,与第一、第二产业相辅相成。仅南街村的红色旅游项目,每年就吸引了40万游客,推动了区域性多元经济的形成。而农村三产的多元化,最终使农、副、工、商各业及产业服务体系形成了协调平衡、科学循环的发展
 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区域内实现了全面小康

    邓小平在进一步阐释“两个飞跃”理论时,突出地强调了公有制和集体经济的重要地位。这既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方向,又是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河南农业先进典型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公有制的优势,依靠集体,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使农民生活完全实现了小康。具体到刘庄、南街、竹林,随着集体经济综合实力的日益壮大,呈现出以下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态势。

    第一,农民在集体经济中的收入由大幅度上升到稳步增加。1981年,刘庄的公共积累已达500多万元,人均分配470元,使得村民自愿选择了集体经济的经营方式。因而,改革开放初期,在全国广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际,刘庄选择了集体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专业承包方式的责任制,符合刘庄的综合状况与经济发展要求,从而给刘庄农民带来了极大的效益。南街村从土地集中使用之后,其价值和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集体经济得到飞跃性发展,村民收入跨上新台阶。竹林镇的两大制药企业使集体经济实力得到迅速壮大,并且带动了一系列产业的兴起。在中国,居住条件的大幅度改善,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的物质体现。20世纪80年代,刘庄兴建了总计1400多间的单面双层红楼,成为农民集体新村的象征。进入21世纪,400套集体别墅新村在刘庄开工。南街村村民由村集体统一安排住宅楼,并且免费配置彩电、空调等家用电器,家具、厨具一应俱全。竹林镇的1300套农民别墅、20栋农民公寓楼拔地而起,高标准编制规划的6大园区,引导居民转变观念向中心集中,形成了崭新的城镇格局。

    第二,公共事业全面发展。刘庄村民免费享受上学、医疗、住房等20多项福利,使得人均实际收入逾万元。南街村投入巨额资金发展教育事业:投资1500万元建立现代化幼儿园,投资1500万元建立花园式学校,投资2000万元建立全日制高中。南街村村民和荣誉村民的子女从幼儿园、九年义务教育到学完高中全部免费。竹林镇地处山区,长期干旱缺水,交通不便。村集体为农民解决饮水、灌溉和工业用水问题,先后投入2700万元资金建成工7眼水井,最深一口井深达500多米,加之外来引水,竹林镇建成万吨水厂,结束了千百年来滴水如油的历史。在集体经济充分积累的条件下,竹林镇又投入亿元资金,修筑了总长32公里的镇区道路和4公里长的旅游大道,改建顺直了310国道,并在国道上修建了立交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关于资本主义的萌芽(上)

  • 下一篇文章:从一家商店看商业资本的一种特殊形态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从刘庄、南街、竹林集体经济的发展看“两个飞跃”思想的科学性”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从刘庄、南街、竹林集体经济的发展看“两个飞跃”思想的科学性”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有关FDI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的理性思考...
  • ››浅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劳动量和产品价值的关系
  • ››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方法论初探
  • ››引进国外智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运用政治交易费用理论来研究国有企...
  • ››评析拉美国家社会政策调整
  • ››关于知识产权的正确认识
  • ››经济学发展简史
  • ››农民增收需打破制度障碍
  • ››从刘庄、南街、竹林集体经济的发展...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