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经济学理论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概论•(二)      ★★★ 【字体: 】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概论•(二)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51:47   点击数:[]    

镑的生产设备和生活资料从英国运到澳洲的斯旺河畔,还带去了三千名男工、女工和童工。但一到目的地,皮尔先生竟连一个给他铺床打水的仆人也没有了,他带去的人都去弄块土地变成小生产者了。马克思说:这里是“反抗资本迁入”的处女地,“不幸的皮尔先生,他什么都预见到了,就是忘记了把英国的生产关系输出到斯旺河去!”[24]①

可是,中国并不是这样一块处女地。当西方侵略者来到中国时,并不需要输来资本—雇佣关系,他们遇到的是现成的工人,包括技术高超的熟练工人。事实上,第一家外资工厂,即1845年广州的柯拜船坞,原来就是租用中国手工船厂的泥坞建立的。上海开埠后,第一家外国船厂伯维公司也是这样。“很少人能相信那人时候黄浦江上居然能修造汽船”,可是,第一条汽船“先驱”1876年下水了,“雇的是宁波木匠,用的是中国柘木与樟木”。不仅如此,第一家洋务派的军工业,即1861年的安庆内军械所,也是在工场手工业的基础上,添置机器而成的。第一家民族资本的近代工业,即上海发昌机器厂,原来也是一家工场手工业,1869年左右引进西洋车床,就变成机器工业了。无论外商、洋务派或民族资本家,在开设第一家近代纱厂时,都毫无困难地找到女工。因为妇女离家进厂,已早由资本主义萌芽铺平了道路,所有封建礼教问题,也于光绪初清政府一场关于茶厂女工的廷议中解决了。

外铄论和移植论,都是一种无视事务发展内因的纯外因论。他们否定中国封建社会人部的任何能动因素。这种反历史、反辩证法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但绝非是孤立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国外长期流行着一种中国是个停滞社会的理论。这种理论可上溯到黑格尔。在他看来,中国是“永无变动的单一”,“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25]①当西方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要求按照自己的面貌改造世界的时候,包括那些阐述“白种人责任”的历史学家,倡导中国社会长期停滞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这种理论下,中国的现代化及任何进步,都只能寄望于西方的炮舰、牧师和资本家的到来。随着中国的殖民地化,这种理论也众口铄金,并由西方传到东方。三十年代,乃至有日本的“马克思主义者”专门研究了中国社会的“亚细亚停滞性”,有待于日本军国主义者加以“克服”[26]②。

一个社会在发展中会出现或长或短时间的停滞以至倒退,完全是可能的。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几次辉煌发展的时代,也不乏悲惨的倒退。资本主义萌芽所考察的时期,确是中国在经济科学文化上发展比较迟缓的时期,但它是一个酝酿着巨大的变动的时期。我们所看到的明清社会,无论在生产方面或者在流通方面,无论土地制度、赋役制度、租佃关系、雇佣关系上,都是一个个不为演变的过程,形成一幅觥筹交错的活动画面。正是在这种变动中,出现了新的、尽管是十分微弱的生产关系的萌芽。

随着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停滞论彻底破产。但是,研究历史的任务并未终结,理论斗争也不曾停止。六、七十年代,随着发展经济学的兴起,在国外又出现多种关于旧中国的“不发展经济学”。这些学者,比较集中地考察了明清以来中国生产力的状况,着重从积累与消费、人口与环境以及技术等方面探讨近代中国不发达的原因,并注意运用了经济计量学方法。但是,他们普遍忽视了我国封建生产关系的演变,更不曾注意到或者根本否认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其中有些比较流行的理论,如“传统平衡”的理论[27]①,“高度平衡机括”的理论[28]②等,实际是一种新的停滞论。因为这种“平衡”意味着静止,失去内部能动力,中国经济的“起飞”或打破平衡,就仍然只有依靠西方的“刺激”和资本、技术、管理“帮助”了。

在国内,也有一种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结构是一种“超稳定系统”的理论。它一方面表现出周期性振荡(王朝变迁和大动乱);另方面,这种振荡总是使整个系统回到原有的适应状态,表现为停滞性。[29]③

超稳定论也就转变为外铄论。“是否任何国家,任何文明系统都能自动产生资本主义和近代科学?持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说的人显然这样认为,但是文化大革命的历史给这种必然的信念以致命的打击。”“中国这样一个封建系统是超稳定的经济结构,……拒绝受其他文明系统的信息(负熵流),只能在平衡态附近振荡,不可能产生新的结构。”[30]④

也有人从法权、文化观点出发,得到同样结论:资本主义,“它注定要发生在一国内,然后传播于世界”;“认为任何国家都必然会产生资本主义是荒唐的,特别在中国,……说会自发地产生出资本主义,那真是梦呓!”[31]①

我们将不对这些理论进行评论。我们只是探讨这一阶段的中国历史,历史事实是不会改变的(无论有无文化大革命)。我们考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也绝不含有“中国也有”争一口气的意思。我们看到中国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萌芽的存在,也明确地观察到,它的出现甚迟,比西欧差不多晚了两个世纪;它的发展极慢,到鸦片战争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只占微不足道的地位。我们研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正是要研究它为什么发展这样迟缓,因为这也是近代中国经济落的原因。中国的地主制经济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封建经济,经过长期的自发的调整,确实是比较稳定的,尤其是它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生产结构,十分坚固。然而,它并不是一个凝固的体系。它尽管推迟、但不能阻止新生产关系的出现。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尽管微弱,毕竟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它就要在历史上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近年来,国外有一种理论,认为资本主义萌芽的资本主义工业不是直接过渡的,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了资本主义萌芽,不必预示要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还有一种理论,认为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是在不同地方几度出现衰亡,兔起鹘落,然后才在某个地方,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

在中国,也有些同志认为,明清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断了。鸦生战争后近代工业的建立是另起炉灶,与原来的资本主义萌芽并无继承和发展关系。这可称为“中断论”。而中断论也自然导致外铄论。

本文开始时曾说过,真正的资本主义萌芽应具有延续性,除非不可抗的原因,它是不会中途夭折的。由于各地区、各民族社会经济的复杂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情况和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道路,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在西欧,意大利某些城市和荷兰某些城市最早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后来衰落了,而出现萌芽较晚的英国首先实现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不过,这和葡萄牙特别是西班牙殖民帝国的崛起、囊括新大陆贸易,和英荷三次战争、英国成为海上霸主,都是分不开的。原来这些城市的资本主义萌芽都是在海外贸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变动,对于这些城市的工商业来说,都是不可抗力量。

在我国,较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佛山冶铁业,嘉庆以后就见衰落,那是因为广东的铁矿日趋枯竭。规模颇大的云南铜矿业也是这样,至今不能恢复旧观。再如陕西南部的木材采伐业,由于只伐不植,老林砍尽,并由于生态破坏,连同当地的药厂、纸厂一起衰落了。这都是不可抗力量。

我国的传统手工业,在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商品入侵受到严重的打击以至被摧毁,这当然也是一种不可抗力量,原来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就同归于尽。但这一点,需要具体分析。当时受摧残最厉害的是农家棉纺织业,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手纺已有百分之七十以上为机制纱所代替。但手织并非如此,尤其是农家自用土布,生产一直超过鸦片战争前水平。其次是冶铁业,但受打击的是土钢,而土铁则直到二十年代还保持着鸦片战争前的产量。据我们考察,三十六个传统的手工行业(不包括艺术品行业)中,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资本主义萌芽情结”

  • 下一篇文章: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概论•(一)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概论•(二)”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概论•(二)”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有关FDI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的理性思考...
  • ››浅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劳动量和产品价值的关系
  • ››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方法论初探
  • ››引进国外智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运用政治交易费用理论来研究国有企...
  • ››评析拉美国家社会政策调整
  • ››关于知识产权的正确认识
  • ››经济学发展简史
  • ››农民增收需打破制度障碍
  •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概论•(一...
  • ››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概论•(二...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