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论
实现的理论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提出来的,因为在这时才明显地看出商品价值不能实现的危机,即周期性生产过剩的危机。
马克思的实现理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资本主义建立过程中,剥夺小生产者,“同时也为资本建立了自己的国内市场”。²这是包括在他的资本原始积累的理论中。另一方面,是从社会分工上说的。社会分工造成市场,“如果这种分工是按比例进行的,那末,不同类产品就按照它们的价值(后来发展为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出售”,就能够在市场上实现。而这也正是价值规律的要求。“因此,只有当全部产品是按必要的比例进行生产时,它们才能卖出去。”³这是个极其重要的原理,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也适用于其他生产方式。比例失调,就会造成结构危机,也会造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危机。在生产中,最重要的比例是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的生产比例,因而可归纳为这样一个公式:Ⅰ(V+m)=Ⅱc
列宁全面发展了马克思的实现论。一方面,为了同民粹派作斗争,列宁十分强调资本主义能为自己创造国内市场的论点,另一方面,他在《论所谓市场问题》中,用复杂的算式,论证了资本主义如何为自己创造国内市场,也就是在扩大再生产中商品实现的条件,即第Ⅰ部类的V+m必须大于第Ⅱ部类的C:Ⅰ(V+m)>Ⅱc
这就是说,生产资料的增产应当快于消费资料的增产。这个论点,在斯大林的政治经济学中,就成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不过,那已不是市场实现的理论,而是避开市场机制的编制经济计划的理论了。
现在回看历史。历史上,在资本主义以前,社会分工的发展大体是按比例的。这是因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价值规律在操纵着。在中国,长时期内“男耕女织”,家庭手工业不能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也可说是按比例要求的市场不够大,不能容纳专业生产。在西方,这种分离也主要是海外市场的扩大、尤其是地理大发现以后造成的。另一方面,影响市场供求,影响商品实现的因素十分复杂;年成丰欠、社会变动,以及自然和人为的偶然因素都起作用。早在简单再生产中,甚至在“直接的产品交换”中,即有实现问题,例如“履贱踊贵”,谷贱伤农之类。封建政府采用均输、平准等办法,从供求上加以调剂,也不失为补救之道。维护市场平稳,对统治者十分重要,这就形成一种传统,一种政府的职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初是工场手工业)建立后,破坏了比例关系,问题加剧了。诸如“谷物法”之类的争论,提上日程。
这里,仍可回顾一下重农学派。具有代表性的实现理论,就是魁奈的著名的《经济表》,其简式如图四。
图四 魁奈的《经济表》
图中:全年农业产值是50亿(利弗尔,相当于当时法国农产量)。地主以地租向租地农场主(生产阶级)购买了10亿,从而实现了1/5。工业家(不生产阶级)以自己的积累购买了10亿,又实现1/5。地主以10亿向工业家购买工业品,后者用此款购买农产原料,又实现了1/5。租地农场主也用自己的积累向工业家购买10亿的工具等。结果,20亿工业品全部实现了,而50亿农产品只实现3/5,即30亿,还有20亿没有实现。这20亿哪里去了?魁奈自己没说清楚,马克思曾有几次解释。¬看来,至少有一半,也许全部,是交给地主作地租了。否则,地主下年度的20亿的购买力何来呢?
魁奈的这种思想,显然有其历史背景。也就是我前面所说,剥削造成市场,而当时法国的实现问题,正是在农业上。到了马尔萨斯,市场危机已屡见,于是出现一个“第三者”即“非生产消费者”的理论。就是说,市场上必须有这么一种人,他们只买不卖,商品才能全部实现。这是什么人呢?首先是地主,以及地主的食客和仆人;其次是政府,以及它的官吏、牧师、军队。而在这以后,几乎所有的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凯恩斯以后,直到当代宏观经济学,就无不把政府作为市场上最大的购买者,也是调节者。无论是货币学派,或是供应学派,无不是想通过政府措施,以解决滞销或滞涨。当代宏观经济学的模式简如图五。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是相互的购买(包括服务)关系和货币支付关系(包括税、工资、利润、利息、地租等等),而在这三大块之间测是市场和信息反馈。
图五:当代西方宏观经济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已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政府在宏观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理所当然。然而,图五对我们似乎不无启发。社会主义经济,过去一度设想是没有或很少市场,看来是行不通的。它应当有一个相当大的、在计划指导下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即使是计划商品的流遍,也有一个实现问题。人们已在讨论社会主义经济的模式,社会主义市场又应当是怎样一种模式呢?我这里只能提问,不能置答。但愿提供两点拙见:第一,按比例,或价值规律,仍应是考虑的中心。第二,任何市场模式(或理论),不要割断历史,不要开无源之渠,种无根之树。在这一点上,中国市场史还是个应当研究的课题。
² 《资本论》第1卷,1974年版,第816页。
³ 《资本论》第3卷,1974年版,第716-717页。
¬ 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上,352页、406页,第20卷,270-2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