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来。关键之一在于要对国情有真正的认识并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
(三)近代三元结构演变的挫折和教训,三元结构确立的前提与条件
近代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变迁过程表明,通过三元结构,可能使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共同发展,向共同现代化方向前进。但必须充分注意,一,三元结构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的共同现代化是建立在某些基本条件上的。二,近代三元结构只是初步形成,尚有许多矛盾和不完善之处。因此,要使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一体现代化",就必须健全它必需的基本条件,并对其不足不断改进。
什么是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协同发展的基本条件?主要有两个。
第一,保持和扩大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二者协同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这是维护双方协调关系的基本前提。近代大工业之所以和小农经济构成不同类型的生产组合,就是因其有利于各自的生产和共同产品的销售。二者利益的协调最终是经由商品市场,在共同产品销售之后才得以实现的。就棉纺织业来说,根本问题在于国内棉布市场,只有保持和扩大之,才可能实现"农村手织布(或经过机器布厂精加工)兴旺--农民发展手织业购买机纱--纱厂机纱销路扩大、生产发展"的良性循环。就蚕丝业来看,根本问题在于国际生丝市场。只有保持和扩展中国生丝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才能带动缫丝工业与农村蚕桑业的发展。
第二,有效保持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协调互补,而不能反其道而行之。所谓合理分工,就是密切结合中国国情,充分利用发挥各自优势,在产品的分工与协调上,生产既利于自身又利于对方的产品,而不去生产对方也生产的同类同档次产品,形成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在市场上的恶性竞争。所谓协调,就是在生产要素的使用和技术类型上? 上一页 [1] [2] [3]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