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可找到另外的解释:小农经济的小规模经营形式和小商品经济的交换形式相当协调。在不断出严重的自然灾害、大规模战争或其他特殊情况时,这种经营形式和交换形式的结合,可以保证地主制经济基本单位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链条比较正常地转动。传统的流通渠道满足了生产和生活的多方位面需求。尽管整个生产力水平不高,但基本经济单位的再生产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商品输出在中国遇到的就是这一个社会。农业和手工制造业的直接结合形成的巨大节约和时间的节省固然对外国的大工业品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这种抵抗乃是通过地主制和小商品经济的结合实现的;传统的流通方式把价廉而牢固的手工织物保证送到消费者手中。兰开夏的资本家们单凭中国广袤的国土面积和巨大的人口数字估计其商品销售的乐观前景,认识不到要把洋布塞进这古老帝国的传统经漓是链务会遇到什么困难。舰艇大炮把中国大门轰开了,可是洋货并未象预期的那样很快地倾销。其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得以成功,其原因除去各该国生产力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华强夺了更多的政治、经济特权而外,还在于他们通过华人买办在商品销售方面逐步利用、控制、改造了建立在小商生产基础上的原有流通体系,使之买办化、半殖民地化。原来为地主制经济服务的商品流通体系在被改造之后,同时为外国资本服务了。外国资本主义充分利用了这个商业网,既获得了廉价物资,又使洋货径入农村。与此同时,中国的资本主义也编入这一网络中来。尽管在近代中国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可地主制经济仍然继续存在下来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没有起到使地主制经济自趋瓦解的催化剂作用。究其原因,就因为地主制经济和商品经济本来就有本质的联系。它和那遇到商品经济洪流涌来很快便被冲垮的封闭的典型领主庄园经济显然有着极大的差别。
上一页 [1] [2] [3] [4] [5] [6]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