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使用现成元件,例如英特尔的微处理器,但还需要操作系统。IBM需要具有撰写个人电脑程序经验的公司来担当这项重任,更重要的是,这家公司还能提供可靠的产品,并且准时交货。 IBM竟然也找上比尔·盖茨和艾伦主持的微软。年营业额300亿美元的IBM竟然让营业额只有400万美元的小公司提供如此重要的产品。双方在1980年签约,微软为IBM个人电脑设计制造操作系统,IBM按售出数量支付微软费用,并不拥有操作系统的所有权。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一合约竟为电脑业建立了新秩序。据此,10年后,微软取得了像IBM一样的霸主地位。 合约规定微软得在3个月内向IBM交出一个稳定的操作系统。过去,比尔·盖茨和艾伦曾在未完成阿尔它的BASIC语言前,承诺交货给MITS。现在,他们又向IBM保证,准时交出一项根本还没开始设计的产品。 此时,西雅图电脑产品公司已经设计制造出一套可用于英特尔8086的操作系统。西雅图认为,这套系统只是个实验品。比尔·盖茨知道这个廉价操作系统修改后可以用于IBM新电脑,遂由艾伦出面与西雅图电脑交易,由微软支付西雅图电脑2.5万美元,教授另一家匿名者使用该系统。微软没有向任何人透露它与IBM的合作。第二年,在IBM推出个人电脑前数天,微软以5}美元的代价向西雅图电脑买断86——DOS的所有权利。后来,西雅图电脑公司控告微软,要求补偿,微软又付给它近100万美元。 1981年8月12日,IBM个人电脑隆重上市井大受欢迎。上市后第一年,约有20余万人以1265美元购买了IBM个人电脑加卡式磁带机,或以2235美元购买电脑加磁碟机。既然每部电脑都使用MSW操作系统,IBM付给微软20万美元使用费。 微软和IBM的合约内那一项把MMS所有权留给微软的条款,是未来情势演变的关键。因为IBM在个人电脑上并未自行开发硬件技术,而采用其他厂商现成的元件,所以其他新兴厂商可以轻易仿制IBM的产品。早期模仿者中以康柏电脑最成功。它在1983年推出个人电脑,当年销售额即达1亿美元。这些相容产品对IBM虽然不利,对微软却是天赐良机。因为这些电脑必须与IBM产品相容,使用MSW能够帮助他们达到目的。 比尔·盖茨一直认为,微软将只做出电脑语言和应用软件,而非操作系统。但自从IBM相容电脑推出后,制造厂商纷纷与微软协商,请微软也在他们的机器上安装MSW操作系统。 比尔·盖茨迅速调整策略。首先,建立作全球销售网,使MSW成为全球产业标准。第二,MS──-.arwx的价格较低,这样就降低了厂家的安装成本。第三,继续改良MSHXJS。在产品几乎是推出便过时的电脑业里,比尔·盖茨并没有停下脚步来享受MSWS第一版的成功。事实上,在IBM宣布推出个人电脑时,微软已经在进行MMS第二版的工作。结果,微软发现了一个完全属于MDeDOS的市场。微软的操作系统成为产业标准后,市场占有率保持在80%,销售额直线上升,由1981年的1600万美元,上涨到1984年的9700万美元。 1986年,欢度微软成立10周年时,公司已有1500名员工,2亿美元的销售额。30岁的比尔·盖茨喜欢开快车,除此之外,对那些喜欢讲排场的有钱人一点也不感兴趣。他以速食当晚餐,搭经济舱旅行。被誉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单身汉”的比尔·盖茨,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微软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微软继续成长。比尔·盖茨接受组织专家建议,把公司分为不同的产品部门。虽然他开始启用专业经理,但他要求经理必须懂技术。此外,公司不断成长,必须雇用大量人员,而且,根据微软的甄审办法,必须雇用“聪明”的人。比尔·盖茨继续参与产品计划及营销的运作,熟知各项计划的进度,但同时他也逐渐变成公众人物,成为公司的“外交官”及有影响力的演讲者。 爱与人竞争的比尔·盖茨,为因称霸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市场而满足,他还要拿下应用软件市场如会计、文书处理、存货管理等套装软件。1984年8月,他把发展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工作分开,成立平台部和应用部,分别管理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工作。 1982年,莲花公司推出试算表软件1-2——3,能执行高层次会计工作。这套产品非常成功,许多小公司甚至还为了要用这套软件,才购买第一台个人电脑。不久,比尔·盖茨组成一个精英团队,要他们做出一套试算表软件,以击败莲花公司。1985年,微软推出Excell.0,最早用于苹果电脑。微软经过改良,又于1988年推出IBM相容版本:E-coeD.0,被评论者誉为“一件艺术品”。Excel不仅攻下了试算表市场的半壁江山,还帮微软最新的操作系统“Windows”打出半边天下。 微软的应用软件部门持续推出其他软件,例如文书处理软件WO外另外一方面,平台部门则看守微软核心产品:IBM个人电脑操作系统。MgrtoS约每隔两年就要更新、升级一次,但最终还是会被新观念的产品所取代。这时,微软一改昔日以几个月完成一件工作的作风,而以将近7年的时间发展MSDOS后续产品“Windows”。比尔·盖茨想依靠Window为IBM及其相容的个人电脑建立更新的标准。 1989年,微软与IBM的合作关系破裂。IBM独立发展DOSQ,但后续推出的新版产品并不能突破MtwS的控制,也不能阻碍Window的前途。尽管IBM十分努力,操作系统的标准仍由微软来决定。 至于微软推出改良版Window后,IBM相容电脑制造商急于把改良的Windows装进自己的电脑,而软件厂商也以Win-dowOS为标准,开发软件。Windows让IBM电脑的使用者享受鼠标的便利。只要用鼠标选取图示或目录上的项目,不需要再背诵指令。由于记忆空间增加,Windows3.0可能同时开启数个应用程序。 自从IBM在50到70年代独霸电脑业以来,科技业从未出现像微软这般影响力强大的公司。 树大招风,如同洛克菲勒庞大的标准石油公司遭到反托拉斯调查一样,微软也因为它的交易作风而成为政府调查的目标。1990年,联邦贸易委员会开始调查微软的业务政策,主要针对微软强迫授权厂商为其生产的台式电脑支付使用费。经过两年半的调查,联邦贸易委员会承办委员会两票对两票僵持,不知是否应起诉微软。司法部的反托拉斯部门史无前例地接下这个案子,继续调查。他们考虑过多种方案,其中甚至包括要解散比尔·盖茨王国。最后政府的态度转变,反托拉斯部门对微软毫发不伤,只是促其终止这项引起争议的作法。 1995年,随着Windows95推出,微软进入因特网业务。1995年初,微软推出网络服务,与美国在线打对台。12月,微软与通用电气公司合作,经营新闻网络。这个有线电视新闻网于1996年7月开播,节目在微软网络上也可以看到,大众既可以从电视上,同时也可以从电脑屏幕上收看到新闻。 WindOWs95的推出,使微软的创造者及灵魂人物比尔·盖茨成为大众偶像。随着微软股票成为股市抢手货,他的身价在1996年夏天高达180亿美元,并使他成为科技文化的象征,是美国企业界少见的特例。如果说,19世纪末最重要的新兴产业的产业秩序是由洛克菲勒所建立,那么,20世纪末最重要的新兴产业(电脑)的产业秩序的建立非比尔·盖茨莫属。像洛克菲勒一样,比尔·盖茨也有办法让同业追随他的领导。产业分析师艾尔索普说:“比尔·盖茨使我想起19世纪的产业大亨,他们的毅力和商业天赋独霸天下。” 虽然比尔·盖茨是一位有创造力且意识超前的创业家,但他并未发明任何科学技术,只是非常高明地采用并改进他人的发明。他很早就看出个人电脑时代即将来临,并由此推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重要性绝不会亚于硬件。微软称霸的部分原因在于,比尔·盖茨能预测电脑科技的发展,并正确判断市场成熟的时机。微软成功的另一半来源于比尔·盖茨对这一想法的信心。比尔·盖茨以其成功的产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