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市场忽而由于资本扩张而显得相对不足,忽而由于资本收缩而显得过剩,这是资本和可供剥削的劳动力之间的不平衡。正是资本积累的这些绝对运动反映成为可供剥削的劳动力数量的相对运动,因而看起来好象是由后者自身的运动引起的。可见,在新经济繁荣时,是新兴产业资本的迅猛扩张引起可供剥削的劳动力即高科技人才的相对不足,而在新经济衰退情况下,新兴产业资本的收缩又使得可供剥削的IT人才过剩。所以,资本生产过程会自行排除它暂时造成的障碍,使工资和劳动力的供应重新回到适合资本增殖需要的水平,而不管这个水平现在是低于、高于还是等于以前的正常水平。 在名义失业率达6%的情况下,一个美国工人现在要干过去2个甚至更多人的工作,劳动强度增加了,工资却没有相应的增加,这自然会导致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增长。总的来说,这种每个个别资本家用来摆脱困境的手段,将进一步使消费落后于生产,从而延缓整个经济的复苏。 由于新经济循环的这种周期变换,它使高级工人在就业上并从而在生活上遭遇的不稳定状态,已成为正常的现象。由于新经济已经开始衰退,调整和裁员这个趋势将会继续。目前的裁员已经从电讯网络等IT行业蔓延到生产制造业,如汽车、房地产等经济繁荣时期发展过快的传统产业[12]。 从2001年初美国经济开始陷入衰退以来,美国就不断发生大型企业破产事件。截至2001年9月,美国工商、金融企业经法院批准破产和向法院申请破产的案件达38490起,比上一年增加了2400余起。(路透社2001年12月4日华盛顿电讯)其中,仅2001年上半年,破产倒闭的网络公司比2000年同期增加了9倍以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危机期间,有一系列巨型公司破产或申请破产。从2001年4月起,这股巨型公司破产和申请破产之风越刮越猛。按时间先后次序,其大致情况如下: 4月2日,历史悠久的巨型化工和建筑材料公司——格雷斯公司申请破产;4月6日,加利福尼亚规模最大的太平洋天然气与电力公司申请破产;4月17日,业务遍及全国的温斯塔尔电讯公司申请破产;6月1日,位于弗吉尼亚州阿什伯市的PSI网络公司及其24个分支机构申请破产;6月11日,LTV钢铁公司申请破产,成为这场危机期间破产的十几家钢铁公司之一;7月9日,位于奥克兰的著名Webvan网络公司破产;8月15日,位于波士顿的美国网络公司的先驱、向各网络公司供应技术及相关设备的Egghead公司申请破产;8月20日,总部设在芝加哥的商品零售连锁系统——阿默斯百货公司申请破产;9月28日,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市,拥有巨额资产的Excite At Home因特网公司申请破产,随后宣布于2002年2月关门停业;9月28日,仅在一年前在美国著名赌城拉斯维加斯附近耗巨资建筑了一座大型休养场的阿拉丁赌博公司申请破产;10月12日,美国著名的生产一次成像照相机和专用胶卷的宝丽莱公司申请破产,关闭了它所有的315家商店;10月15日,美国第三大钢铁公司——伯利恒钢铁公司申请破产;10月19日,总部位于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分店分布于洛杉矶、纽约、拉斯维加斯等地的星球好莱坞饭店公司申请破产;11月13日,阿拉默全国小轿车租赁公司的母公司——ANC租赁公司申请破产;11月15日,位于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伯勒市,历史悠久的伯灵顿纺织公司申请破产;12月2日,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休斯顿市,世界著名的安龙能源公司申请破产。今年1月22日,美国零售业巨头凯马特宣告倒闭;1月28日,美国电讯业巨子环球电讯也宣布停止运转,而在此期间,泰科国际公司也宣布一分为四。据权威机构统计,2001年共有257家上市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比2000年的176家增长46%。从2001年3月到今年1月,申请破产保护的大公司在美国历史上十大申请破产公司中已占五家。安龙公司是美国破产历史上最大的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的资产高达634亿美元,而环球电讯和凯马特破产资产分别为255亿美元和170亿美元,分别是美国第四大和第七大破产公司;去年4月和3月申请破产的太平洋煤气电力和费诺瓦集团分别占第五和第十。(2002年2月21日《南方都市报》)迄今为止,美国破产和申请破产的大型企业,已创战后以来美国历次经济危机之最。 现在,美国这场危机还处在发展过程之中。随着这场危机恶化阶段的继续,破产和申请破产的大型企业还将会进一步增加。 2001年9月4日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指出了电信业崩溃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失败的网站和因特网零售商在他们破产时只不过是浪费了几千万美元,而根据欧洲信息技术观察机构(Europe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bservatory)所说,1997至2001年期间欧洲和美国花在电信设备和服务设施上的资金超过了4万亿美元。据Thomson Financial说,在1996至2001年间银行业向(电信)辛迪加提供了8900亿美元的贷款,此外还有4150亿美元的债券和股票市场升值的5000亿美元。文章继续指出,电信泡沫的破灭影响许多方面。电信业拖欠了总共600亿美元的贷款,造成了上千家投资银行的呆账,也使得设备供应商和相关工业领域削减了超过30万个工作岗位。所有的电信运营商和生产商的股票市值已经从2000年3月的顶峰6.3万亿美元减少到2.5万亿美元。而所有的亚洲国家在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股票市值总共也不过减少了8130亿美元。(Dan Roberts,“对万亿美元级废物的美好期望”,金融时报,2001年9月4日)早在1999年2月,英国杂志《经济学家》就警告说“由于生产能力过大”,世界“充斥着计算机芯片、钢铁、汽车、纺织品和化工产品的过剩生产能力。” 这样,美国的产业资本开始收缩,尤其是企业固定资本投资大幅度下降。美国企业用于新厂房和设备方面的固定资本投资的下降,开始于2000年后期。2001年头三个季度,企业固定资本投资继续下降。其中,2001年第一季度下降0.2%,第二季度下降14.6%,第三季度下降11.9%。(2001年7月27日《华尔街日报》,同年11月5日、12月4日《人民日报》)固定资本投资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美国企业固定资本投资如此大幅度的下降,表明美国这场经济危机的恶化阶段将继续发展[13]。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对高科技设备投资的下降。从2000年初到2001年上半年,企业对高科技设备的投资由增长20%转为负增长10%。2001年第二季度,企业对电子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投资甚至下降了14.5%。(2001年7月27日《华尔街日报》,同年7月27日出版的《商业周刊》)企业对包括电子计算机及其软件在内的高科技设备的投资剧烈下降,表明美国的高科技产业资本将进一步收缩。而风险投资也下降2/3,这势必对高科技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起巨大的抑制作用。[14] 因此,这一次美国经济的衰退也与过去一样,只是最近一个经济周期的最后阶段,与以前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一样,对它的解释仍可纳入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之中。 关于最近比较流行“风险投资”,我只想指出一点:风险投资(准确地说是风险投机!)得到的大部分利润都被那些干金融勾当的“天才”拿走了。在广大的网络股投资者们亏得血本无归的时候,美国几家顶级的金融投资公司却圈进大把大把的美元。 “事实上根据汤姆生金融证券数据公司提供的数据,美林从1997年开始,先后提携了20家网络公司上市,然而到了现在,它们手中有15家的股价低于上市价,两家已经关门大吉。在美林提拔的公司中,有8家相比于它们的历史高位足足跌了90%的市值。其中最惨不忍睹的当数网上宠物商店Pets.com 。在短短10个月工夫里,它就从刚上市的6600万资产沦落到现在的公司被迫关闭。一般投资者只是依靠新股上市以后,股票升幅赚钱,但金融公司则不同,他们能从新股上市筹集到的资金中分到一杯羹。风险投资商也一样,作为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