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网络经济
   改进信息经济学 适应现代大市场      ★★★ 【字体: 】  
改进信息经济学 适应现代大市场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7 11:56:37   点击数:[]    

象,又有“浮力”现象。不同的知识需求人,只关心和他所需知识相关的现象。例如农民关心水“滋养生物”现象,而不关心它的浮力;船夫关心水的“浮力”现象,而不关心它的“滋养生物”的能力。
  事物中可能被特定的人关心的那些现象,对那些特定的人来说,就是信息。提供信息的事物,是信息的供体。
  例如对“水”这一客观事物来说,“浮力”现象是船夫的信息,对农民来说就不是信息;“滋养生物”的现象是农民的信息,对船夫来说就不是信息。而无论对农民或船夫,“水”都是他们的信息供体。
  这样定义信息,就把“信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信息不是唯心主义,更不是“既非唯物主义,又非唯心主义”(注6)。“信息”不过是事物的现象。它虽然不是一般的现象,而是被特定的人关心的特定的现象。但是无论如何,它总是事物的现象。换句话说,“信息”具有明确的物质性。
  这样定义信息,还把“信息”和“知识(也包括经验)”区别了(注7)。信息不是知识,而只是形成知识的原料。人们获得信息后,经过“思维”的加工,就使它们变成了知识。“思维”就像一个生产“知识”的工厂,信息和知识分别处于思维过程的两端。思维的过程,就是信息转化为知识的过程。
  知识源于信息,我们可以把知识看成信息的变形,就像钢是铁矿、电力、工人劳动、企业管理等资源的变形一样。
  知识不仅是信息的变形,而且是信息凝固的、固化的变形,所以“知识”可以看成是已有信息的存量。反过来说,对继续供应的信息,相对于知识来说就是流量。
  下面说说信息的对称性。
  某人想实现某欲望,就需要一定量的(相关的——下同)信息,该人就称为信息需求人。
  信息需求人想实现某欲望,是以已经有若干知识存量为前提的。一个文盲想设计航天飞机,这虽然是异想天开,但却绝非毫无知识。至少,他有“某些物体能在天上飞”的知识,这可是“设计航天飞机”所需要的重要知识。
  信息需求人想实现某欲望,和他为实现该欲望而有的知识存量,两者之间的差距,是知识差距。然而由于知识差距必须由信息补足。因此所谓“知识差距”,也可以假借地称为“信息差距”(注8、注9)。
  这就是说,信息差距=所需知识-知识存量。
  信息差距不大于0,是知识存量不少于所需知识;信息差距大于0,是知识存量少于所需知识。前者是知识过剩或均衡,后者是知识不足。知识过剩或均衡,就是知识对称;知识不足,就是知识不对称。那么假借地,就可以称为信息的对称与不对称。
  信息的对称和不对称,统称为信息的对称性。
  由此也可以看出,所谓信息的对称与否,实际就是信息充足与否。因此平心而论,所谓信息的对称性,倒不如直接就称为信息的充足性。这不但在理论上同样严格,而且更为通俗。只是由于当前“对称性”的提法已经约定俗成,所以我们在这里也如此应用。
  信息差距必须被消除。而消除信息差距,就要获得和处理信息。消除信息差距的能力,是信息需求人自有的信息能力,信息能力≥0。
  只有信息能力≥信息差距时,信息差距才能够被消除。
  信息能力是否大于信息差距(即:信息能力的可获得性),要从“技术、财务成本、机会成本”3方面观察。
  有了“信息能力”的认识,就可以这样理解信息的对称性:
  信息需求人的信息能力,如果能够消除信息差距,就是信息对称。如果不能消除信息差距,就是信息不对称。
  信息的对称和不对称,统称信息的“对称性”。信息需求人消除信息差距,就是使信息由不对称转为对称,称为信息的“对称性转化”。
  还应该说明信息的“相对”和“绝对”不对称。
  如果信息需求人的能力不能够消除信息差距,就是信息不对称。但是即使信息需求人自身能力(自力)不能消除信息差距,也未必是“信息差距”本身不能被消除。如果添加信息需求人以外的信息能力(外力),就仍有可能消除这一信息差距。这一外力,就是“第三方”的信息能力。
  如果信息需求人的自力,添加第三方的外力,就能消除信息差距,是信息的相对不对称。即使添加第三方的外力,也不能消除信息差距,是信息的绝对不对称。
  信息的相对和绝对不对称,统称为“信息不对称的相对性”。
  信息需求人添加第三方的信息能力,这时第三方就是插入信息的“两人”之间,从而就截取了原有“两人”模式时的一段信息差距,这就缩短(直至消除)了原有“两人”之间的信息差距。另一方面,第三方插入后,实际就代替了原来的第二方(即:变成信息供体),而成为新的第二方。
  同样地,添加第三方能否消除信息差距,要从“技术、财务成本、机会成本”3个方面观察。
  我们可以总结一下:
  事物中可能被特定的人关心的那些现象,对那些特定的人来说,就是信息。信息需要人所需要的知识,和他已有的知识之间的差距,可以假借地称为信息差距。
  信息需求人消除信息差距的能力,是他自有的信息能力(自力)。消除信息差距,是使信息由不对称转为对称,称为信息的对称性转化。
  信息需求人如果能自力实现信息转化,是信息对称。如果不能,是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时,如果添加第三方信息能力就能消除这一不对称,是信息的相对不对称。如果即使添加第三方也不能消除信息不对称,是信息的绝对不对称。

三、信息经济学及其两个重要应用
  信息经济学,就是将一般的信息原理在经济学领域中的具体化。
  我们以“农民(假定他是新疆某县的农民)和市场的关系”举例。某农民需要把他种的哈密瓜卖往市场。如果他只想把瓜卖到附近的“巴扎”(维吾尔族语言,集市贸易),由于他对这个“巴扎”很熟悉,所以他已经具有的这个“巴扎”的各种知识(例如怎样安顿卖瓜摊位),和他今天进入这个“巴扎”所需要的新的知识(例如今天瓜的价格),两者之间的知识差距(以“信息差距”为代表),他自己就可以消除。
  这就是说,这个瓜农对他所需要的那个“巴扎”的信息是对称的。仅靠这位瓜农和“巴扎”的“两人”模式,瓜农就可以实现信息转化。
  但是如果这位瓜农的瓜不是卖往附近“巴扎”,而是卖往(例如)遥远的欧洲市场。那么他关于欧市场的现有知识(知道有个叫“欧洲”的地方),和他的瓜进入欧洲市场所需要的新的知识(例如市场法规、贸易壁垒、商业渠道、汇率机制、结算方法)两者之间的信息差距,他自己是不可能消除的。
  这就是说,这各瓜农对他所需要的欧洲市场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仅靠这位瓜农和欧洲市场的“两人”模式,瓜农不可能实现信息转化。
  既然瓜农和欧洲市场的两人模式不能使这位瓜农实现信息转化,那么就需要第三方插入其间,例如农产品销售公司、政府外贸机构、质量和认证机构、新闻宣传、法律服务等等,于是形成“三人”模式。
  瓜农和欧洲市场的两人模式之间添加第三方后形成的三人模式,如果能使这位瓜农的瓜卖往欧洲市场,他对欧洲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就是信息的相对不对称。但是如果即使为他添加了各种“第三方”,也不能使他的瓜卖往欧洲市场。他对欧洲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就是信息的绝对不对称。
  改进后的信息经济学有两个重要应用:1、主体市场和边缘市场;2、成为服务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1、主体市场和边缘市场:
  对某种商品说,“不但市场容量大、而且可以密集销售”的市场,是主体市场。市场容量小,或虽然容量大,但却不能密集销售的市场,是边缘市场。
  例如对新疆的葡萄来说,北京、上海、美国等市场就是主体市场,附近的“巴扎”、在县城推车叫卖就是边缘市场。边缘市场的特点是:范围狭小、开发容易、操作简单、风险易知。主体市场则正好相反:范围特别广大、开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想不到郎咸平如此平庸---关于医疗市场化问题

  • 下一篇文章:浅析thomson电视发射机设计缺陷及其与我国运行条件间的矛盾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改进信息经济学 适应现代大市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改进信息经济学 适应现代大市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电子商务:要的是速度和战略
  • ››电子商务将来发展的三个步骤
  • ››电子商务公司成立联盟对网络窃贼下...
  • ››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构成
  • ››电子商务的转型出路设想
  • ››电子商务的几种模式
  • ››电子商务的安全技术
  • ››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瓶颈及突破对策...
  • ››电子商务随取即用
  • ››电子商务东山再起网络重写六大行业...
  • ››改进信息经济学 适应现代大市场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