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类似,1984年中央级的科学出版社出书530种,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则出书556种、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书193种。
[7] 于庆林,《近五年地方版图书的突破和发展》,1985年。
[8] 数据来源:《中国出版年鉴》。
[9] 数据来源同上。
[10] 《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1998年。
[11] 胡守文,“中国出版业的现状与走向”,《出版研究》,1999年。
[12] 郑士得,“新中国图书发行事业的几个特点”,1985年。
[13] 于堇,“热点?冰点?1999年新华书店畅销书走势透析”,《人民日报》,2000年1月24日。
[14] 《全国图书杂志报纸出版统计资料》,1994年。
[15] 颜长庚、周亦翔,“面对买方市场──湖南部份新华书店调查及思考”,《中国出版》,1998年第10期。
[16] 刘臬,“文化、文化产业与意识形态”,《出版广角》,1998年。
[17] 《中国出版年间1984》。
[18] 九十年代中期,“席殊书屋”在中国大陆首创图书连锁经营店,现该店已在国内外设立了20家分店。(昭川,“席殊现象发人深思”,《中国经营报》,1999年4月6日;吕彤,“席殊的书业连锁帝国梦”,《出版研究》,1999年)福建的“晓风书屋”也实行连锁经营,并已形成跨泉州、厦门、漳州等地8家连锁店的经营规模。沈阳的“冬雨书店”,北京的“风入松书店”和“国林风书店”也实行连锁经营。据国家新闻出版署统计,至1999年仅在北京一地就有18家不同系列的连锁书店。(施诺,“书店做大靠连锁”,《中华读书报》,1999年6月2日。)
[19] 刘晶,“图书非法出版新动向”,《出版广角》,1998年3月。
[20] 陆伯华,《世界出版业(美国卷)》,1998年。
[21] 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中,丹麦的迪斯尼分公司占49%,中国邮电出版社占49%,中国邮电公司占2%。
[22] 柳堤,“我国版权贸易持续大幅上升”,《新闻出版报》,1999年2119期。
[23] 《著作权》,1999年第1期。
[24] 虽然各类出版社因分工和经营状况不同,利润中需交税的比例略有不同,但各类出版社利润的缴税比例基本上维持在30%左右。
[25] 国家出版管理机构为此曾下令禁止出版社实行内部承包制,但收效有限。
[26] 宋晓红、韩云,《世界出版业(德国卷)》,1998年。
[27] “国际出版界公认互联网为未来行业战略工具”,《出版研究》,1999年。
[28] 阎晓宏,“当前出版改革提出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1999年。
[29] 胡晓梦、卢新宁,“深化出版改革,多出优秀作品”,《人民日报》,2000年1月27日。
[30] “谁是下一支书业生力军──对高校出版社发展前景的预测”,《出版研究》,1999年。
洪浚浩(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传播系副教授)
李永平(湖南省新闻出版局主任编辑)
上一页 [1] [2] [3] [4] [5]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