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经济基础却没那么发达。这样,外国公司一旦对东道国的国民经济起举足轻重的影响,就可能成为东道国产业发展战略实施的异己力量。所以,对这种情况的防范是与扩大开放相伴随的。对外开放不是一个单向的进程,而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的进程。产业维护与产业开放在矛盾中相互制约。
二,产业对外开放四大问题的相互关系
由产业对外开放产生的产业重组、产业维护、产业升级、产业安全四大问题,大体上是这么一种关系:产业重组是“放弃一些产业、培育一些产业”, 产业升级是“在符合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条件下的产业重组”,产业维护是在产业重组中维护产业升级的进程顺利进行与国民经济的基本稳定。
没有产业重组的产业维护,将会走向封闭和停滞。当年搞完全内向型的进口替代,国内所建产业,都没有外来的任何冲击,也就没有国际市场上的任何生命力。这样的产业维护,只能短期奏效。所以,有一定的对外开放冲击,从产业发展的经济规律出发,适当放弃一些产业,集中力量新建或扩展另一些产业,是明智的。
不体现产业升级的产业重组,只能得到静态比较利益。缺少战略性的产业发展目标,缺乏赶超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理想,只顺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自发趋势,我们所能发挥的只是静态比较优势,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不要看到有的微型国家(地区)能够依靠这种比较优势致富,比如自然资源丰裕的小国,具有区位和自然地理方面的运输优势条件的地方。一个大国要是不顺应产业经济发展的世界潮流,不断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是发展不起来的。
没有产业维护的产业重组,就可能丧失产业安全。这是因为对外开放既引进了发展因素,也引进了风险因素。在国际竞争当中把握不好,战略性产业被放弃,能保证国民经济所需的供给与就业水平被冲垮,就没有产业安全可言。不管国际上贸易投资自由化如何发展,从国家自身的产业安全出发,有一套产业维护办法,这是现实主义的方针。
将四者恰当地结合起来,放在最佳位置上,这是产业发展的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与注释:
①,金碚:《关于保护和发展民族工业的四个问题》1997年3期
②,④,夏友富:《正确对待跨国公司在华控股问题》《管理世界》1997年6期
③,王允贵:《产业安全问题与政策建议》,《开放导报》1997年第1期
上一页 [1] [2] [3] [4]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