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认为,在2004年,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政策中不再担纲主力,货币政策的地位和作用要相应加强,在整体经济不存在过热、生产要素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就业压力日趋严峻、企业设备利用率仍然较低、储蓄率仍高于投资率、金融机构存贷差呈扩大趋势的条件下,货币政策要大力支持投资增长和经济增长,使现实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接近潜在增长水平;而对于当前油、煤、电等供应紧张的问题,解决的思路是扩大供给而不是抑制需求,不应依照经济是否过热进行简单的总量调整。 “局部过热论”者则认为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宜大动,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既不能转向收紧的政策,又要随着经济的回升而逐步淡化转型,并更多地加强经济政策的结构调整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但是,针对存在投资过热的问题,经济学家们提出的政策建议也有所不同:有些认为,对于地方政府主导性的投资过热和某些产业的过度投资,宏观上要通过经济、行政和法律的手段来加以控制和导向;而另一些则认为,这种现象属于微观的资源配置问题,政府没有必要进行干预,特别是不能通过行政手段去解决,应当由市场去处理资源的微观配置问题,或至少是先让市场机制去调节。同时,有些经济学家强调,当前宏观政策的关键,是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金融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以促进投资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上一页 [1] [2] [3]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