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地方政府高层,涉及经济活动,涉及黑社会,对政府的运作,百姓的生活,社会经济均造成了巨大影响。刘涌的判决一改再改,则可以看出这种渗透的深度了,到了非得中央政府干涉的地步了。 最可怕的是被透支的中国百姓的改革热情。在25年的改革中,政治体制的改革明显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法制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在这些均不完善甚至是没有任何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我们不断推进了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不断推进中国就业体制的改革,造成了中国式的市场经济,造就了很多吸食国有资产的财富寡头,造就了无数个中国的“霍多尔科夫斯基”。支撑中国改革的中下层的改革热情正在减退,甚至转化为对改革的反对和质疑。2003年,多起因动迁而引发的事件折射了存在的问题。动迁,一部分人获得了利益,一部分人失去了利益。最重要的是很多中下层将改善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动迁上。股份制改革,减员增效,下岗,管理层持股,……对改善国有企业尽管有一定的作用,但却是以大量工人的利益损失换取的,他们发觉改革背离了他们的利益。国有企业改革以大量工人的利益损失为代价,小部分人获得了巨额的利益。前一段时间暴光的大连某国营企业实际资产5000千万元仅仅被以400百万元出售。如果说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下岗还可以接受,但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大得益者不是国家而是一小部分人,支持改革等于支持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而这是以自己的贫穷换取的,他们可能还会支持改革吗?2003年,4位省部级干部因腐败问题被抓,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可见一斑。俄罗斯私有化进程的后果值得我们警惕,在中国,有多少个“霍多尔科夫斯基”在吞噬着国有资产呢?中国老百姓是希望继续推进私有化进程,还是希望出现普金式的铁碗人物呢? 另外,正因为不完善的法律法规,基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早期的私有经济不承担着任何社会责任,自然就造成了国有企业负担重的假象,我们总是说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正是以牺牲国有企业来换取私有企业的发展。尽管中国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产业工人,但随着改革的推进,却没有出现世界最大的工会,恰恰是世界上最软弱无能的工会,甚至可以说中国就没有工会。我们的改革面临着对利益既得者的绥靖政策,不断地满足他们的需要,不断地用社会中下层的利益去填饱他们对改革利益的贪婪!稳定是我们过去25年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我们已经透支了我们的稳定,越来越多的农民和下岗工人的抗争,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中国经济的成就掩饰不住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停止改革是错误的,但任凭改革的盲目前进也是错误的,决不能以中国的未来换取眼前的短暂改革成就,如何让改革再次成为全体人民获益的改革,成为全体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改革,是中国改革面临着的急迫问题,否则改革将面临着曾经是当初改革的积极推进者——中下层的反对!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