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发展战略
   政府采购制度源流探析———兼论“政府集中采购”概念的使用      ★★★ 【字体: 】  
政府采购制度源流探析———兼论“政府集中采购”概念的使用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7-05 18:46:23   点击数:[]    

curement ofGood, Conctruction and Services)。此外,亚太经合组织有《政府采购非约束性原则》,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开发协会有《贷款、信贷采购指南》等。 
    
   欧共体在其区域内建立国际政府采购制度的尝试要比《政府采购守则》早13年。为了在欧共体范围内消除贸易壁垒,促进货物、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动,早在1966年的《欧共体条约》就对政府采购做了规定,后又颁布了《欧盟采购指令》。1971年起,欧共体相继通过了两个有关政府采购在共同体内公开招标的法律:“政府工程招标指令”(EEC70/305 Pub lic Works Directive)和“政府部门货物采购招标指令”(EEC77/62 Public Sector Supply Contracts Directive),率先将政府采购区域化、制度化。后来欧盟在该条约的指导下,相继颁布了公共采购各领域的“委员会指令”,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公共采购法律体系。 
    
   为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西方政府采购较为规范的国家都制定了完整科学有效的法规体系,如美国不仅在《美国国会大典》中有规范政府采购的条款,单独成文的法律,如《合同竞争法案》、《联邦采购政策法案》、《小额采购业务法案》、《美国产品购买法》等也达10多个。 
    
   除了政府采购的法规以外,各国还专门设立政府采购机构,如法国的公共购买集团委员会、加拿大的采购中心、菲律宾的供应协调局。个别国家由财政部门进行集中采购,如新加坡由财政部预算署的采购和支出政策处负责制定政府采购政策和指南,对提供商品、工程和服务的供应商或承包商进行注册,对供应商的上诉进行仲裁,派员监督各部门自主进行的采购,并负责集中采购纸张、大米等有限物品。而英国的财政部则负责采购政策的制定、采购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以及采购专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等。 二、我国政府采购的产生与
发展 
    
   在我国古代
社会中,政府实物性财政支出需要主要通过贡纳和赋税来满足,但并不是所有的实物都可以通过贡税来取得,不排除有一部分支出所需的物资通过政府在市场上采购来满足。这可以说是政府采购的原始形态。 
    
   在西周时期的二百多年间,我国的工商业发展已达到一定的规模,政府为了稳定
经济,在市场上收购一些多余的物资,既可以用于财政支出,又可以用于调节物价。有两条资料可以反映这一点。《周礼·地官·廛人》记载:“凡珍异之有滞者,(廛人)敛而入于膳府”。“敛”指管理市场的官员大量低价收购积压的珍禽异兽,集中到膳府,既解决了商品积压的问题,又降低了膳食成本。另据《周礼·地官·泉府》记载:“泉府,掌以市之征布(币),敛市之不售、货之滞于民用者,以其贾买之,物而书之,以待不时而买者,买者各从其抵①”。 
    
   春秋战国
时代,政府购买行为日益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太平御览》记载:“秦始皇四年七月,立太平仓,丰则籴,欠则粜,以利民也。②”而真正的政府大量采购———均输制度始于汉代。《汉书》记载:“诸官各自市相争,物以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布主郡国,各往往置均输盐铁官,令远方各以其物以异时商贾所转者为赋,而相灌输”。在传统贡纳制度中,各部门在各地争购物资,导致物价昂贵;而各郡国向中央输送贡物,因长途运输,有的运费超过原价。均输是官府把各地贡物运到卖价高的地方出卖,钱交给中央或购买所需物资③。 
    
   后汉时,均输平准的对象已由粮食扩大到所有货物,采购的时间、对象相当复杂。《后汉书》记载:“开委府于京师,以笼货物,贱则买,贵则卖,是以县官不失实,商贾无所利,故曰平准。④”还设立“常平仓”进行实物周转。在宋代实行市易制度,“选官于京师置市易务,商旅物货滞于民而不售者,官为收买。……赐内藏库钱一百万缗为市易本钱。⑤”以后历朝历代都有此类制度。 
    
   对于我国
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起始问题,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是始于1980年的招投标制。主要理由是招投标制符合政府采购的基本特征。首先表现在招投标主体是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招投标资金是国有资金。其次表现在招投标活动是在公开透明的状态下进行的,招投标信息和程序公开,过程和结果公开。最后表现在招投标活动要受到主管部门制定的规章约束,招投标方法是政府采购的主要方法。二是始于1995年上海市对财政专项设备购置实行政府采购试点。财政部也持这一观点,即以财政部门为主体的机关公务车、保险、电器、专用设备、高档办公用品和计算网络等的采购试点。1995年上海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政府采购管理办法。我们认为这一观点更切合实际。1997年初河北省在行政和政法系统进行政府采购试点,然后扩大到省直机关事业单位,仅省直机关事业单位每年就可节约1500万元以上。1997年1月,深圳市采用邀请招标及服务竞争的方式,选择了两家保险公司为公务车提供保险服务。通过公务车定点修理厂招标,一年节约2000万元。首次以立法的形式颁布实施《深圳经济特区政府采购条例》,这是我国第一个政府采购地方性法规。1997年11月,重庆市对市级行政单位65辆公务车采用公开招标的方法采购,比原来财政安排节约350万元,节约率19.7%。重庆市发布了《政府采购物品及资金来源表》、《重庆市政府货币招标采购办法》和《政府采购支出财务处理办法》,将政府采购朝标准化方向发展。截止1999年底,全国已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建立政府采购机构,中央机关的政府采购工作选择了卫生部、国管局、民政部、海关等部门作为试点。1998年11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将制定《政府采购法》列入立法规划,预计于2002年实施。1999年4月财政部颁布了《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7月,颁布了《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和《政府采购资金财政直接拨付管理暂行办法》。监察部、财政部、审计总署提出了《关于2000年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工作的意见》。 
    
   政府采购的节约率为10~30%,但我国的政府采购规模较小。西方国家政府采购规模一般占GDP的10~15%,占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因此,我国的政府采购规模应在8000亿元或4000亿元左右。据财政部统计,1998的政府采购量为31亿元,1999年不到100亿元,为政府采购支出的3‰,2000年为327.9亿元,占GDP的4‰和财政支出的2%左右,节约资金52.5亿元,其中预算资金节约25.7亿元,节约率为11.6%。从2000年政府采购的项目构成看,主要为货物类采购,占67%,其次为工程类和服务类采购。从采购品项目看,集中在汽车、计算机、复印机等一些大宗通用产品。2000年全国政府采购汽车3.95万辆,计算机21.2万台,两项占20%。我国政府采购仍有强大的运作空间,实行政府采购是大势所趋。世贸组织的《政府采购协议》本不是入世必签的文件之一,但一些发达国家要求我国在入世时必须签署,对外开放政府采购市场。江泽民主席在亚太经济工作会议上对外承诺,
中国将在2010年对外开放政府采购市场。“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已列入“十五”计划纲要。2001年我国进一步扩大了政府采购的规模和范围,逐步将大型商品、跨部门通用商品以及投资额较大的工程纳入政府采购范围,采购规模可以比2000年翻一番。 三、探析政府采购源流关系的基本结论 
    
   其一,政府采购主要是指“政府集中采购”,本文所讨论的“政府采购”也指“政府集中采购”,并建议在今后的制度规定和法规行文中使用“政府集中采购”这一概念。因为“政府采购”一般是指“公共采购”,相对于“私人采购”。从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采购支出管理的实际来看,主要是实行效率低下、
问题丛生的政府分散采购。这样,财政采购支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中俄经济转轨的目标、路径及绩效比较研究

  • 下一篇文章:被透支的中国发展!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政府采购制度源流探析———兼论“政府集中采购”概念的使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政府采购制度源流探析———兼论“政府集中采购”概念的使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选择
  • ››加快发展县域民营经济政策方略
  • ››出让市场换来了技术进步?──对中...
  • ››WTO:中国低谷切入分析
  • ››体制转轨时期的地方保护主义研究
  • ››城市化是“规划”不出来的
  • ››信息化:世纪之交的战略抉择
  • ››国际竞争的环境变迁与国有经济结构...
  • ››执行环保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 ››从战略高度看中国资本市场走向世界...
  • ››政府采购制度源流探析———兼论“...
  • ››政府采购合同撤销制度与合同法的不...
  • ››政府采购合同违约责任该如何界定
  • ››政府采购合同变更制度的冲突
  • ››政府采购中的多与少
  • ››政府采购法的适用范围及其缺陷
  • ››政府采购的监管缺位
  • ››政府采购邀请招标谨防“黑箱操作”...
  • ››政府采购起源
  • ››政府采购立法原则研究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