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发展战略
   新世纪我国战略性资源的状况和对策      ★★★ 【字体: 】  
新世纪我国战略性资源的状况和对策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7-05 18:46:17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前言

    本世纪的100年中,用来形容我们国家特色最多的三个成语是:
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在跨入新世纪的时候,我们对这三个成语似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历史悠久固然令人自豪,但不能因此背上“光荣的历史包袱”;“人口众多”早在20年前就被社会各界共认为不能再作为自以为好的指标,计划生育工作则上升到国策的高度;“地大物博”的喜悦,近年来也因很多科学研究成果的理性质疑,蒙上一层忧患的外纱,需要进行认真的讨论了。在即将走进新世纪的时刻,我们共聚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对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课题进行世纪性反思,令我,相信也使在座各位,倍增一种历史责任感。

    下面,我借助
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对新世纪我国战略性资源状况和对策作简要分析

    首先须回顾一下,资源科学对资源是如何分类的?即明确一下,战略性资源这道题目在资源科学中,应归于哪一部分。

    资源科学把对资源分为三大类,一是社会资源(学),包括人力资源,资本资源,
科技资源和教育资源等。这方面的资源,今天各位专家发言已涉及或将要涉及。二是综合资源学科,从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信息学和法学等角度来研究资源,形成交叉学科。三是部门自然资源学,包括气候资源学、生物资源学、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矿产资源学、能源资源学、药物资源学等部门资源学科。根据会议安排,我今天主要对自然资源中的战略性资源进行分析,这接近于部门资源学研究内容

    战略性资源,用我自己的概括是:主要指硬体资源而不是软体资源。

    那么,什么资源可称为战略性资源?

    我认为战略资源应具备三个特点或说存在三种矛盾:需求的基础性或刚性(比如人们吃穿用行安全等需求)与供给难以永续性的矛盾,需求额的扩张性(即巨大且不断增大)与供给的稀缺性的矛盾,产品价格的低预期值(因其使用者的普遍化)与保护或开发的边际成本递增的矛盾。

    让我们看看古人如何认识战略性资源的。我们的祖先曾从
哲学高度概括出五类资源即:“金、木、水、火、土”。金者,矿产资源;木者,植物资源引申到生物资源;水者,就是水资源;火者,引申为能源资源,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石油资源;土者,土地资源。以上五种资源也是现代人公认为的最具战略性意义的资源。

    基于我对战略资源的三个特点的理解,又借古人的智慧,加之发言时间有限,在此我仅想就其中三种资源简要进行经济学角度的分析,这三种资源是:石油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

    石油资源的供求前景如何?
问题何在?出路何在?

    对石油资源前景看法不一,有认为到2039年
中国石油将枯竭,有专家预测到10年后,20年后,石油供求缺口在6000万吨到1.3亿吨之间。也有专家持谨慎乐观态度。我比较倾向于后一种,即:21世纪中国石油资源虽然有缺口,但经过努力可以实现供求基本平衡。长远的供求矛盾,则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理由何在呢?

    先看看石油储采的基本情况。根据1994年全国第二轮油气资源的评价结果:全国石油总资源量为940亿吨,其中74%为陆上,26%为海上石油。天然气总资源量为38万亿吨,陆上占78%,海域占22%。1999年我国生产原油1.6亿吨,而当年消费原油为1.9亿吨。设以后每年用油为2亿吨。940亿吨可用470年。粗略地讲,我国石油
理论上可用400-500年。但若按最终可采储量算,有专家估计在160亿吨。设今后若干年产量平均为2亿吨,再设石油储量新发现和石油消费新增长大致平衡,则可能采80年(有的石油专家过细的预测是到2063年止)。

    从消费角度看。我们看到,现在我国石油消费增长强劲,石油供应对外依存度加大。我国1993年开始成为净石油进口国,当年原油和成品油出口2000多万吨,进口3000多万吨,净进口石油近1000万吨。到1999年,我国出口1000多万吨,进口5000多万吨,净进口石油4000多万吨。也就是说,净进口是越来越多。显然,随着国内经济增长,国内石油难以满足需求的矛盾将趋严重。

    那么,有什么办法来解决我国21世纪石油资源的供求问题呢?

    解决问题的办法正在探索,我在这里归纳了8种办法。一是利用新思路、新技术对现在油田进行再评估、再开发。近30年来,世界石油通过已知油田再评价而增加的储量远超过了新发现的储量,中国老油田也在储量减少情况下通过努力保持了产量。美国《商业周刊》1997年11月发文指出:“当前世界石油
工业出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我们原来所预想的情景:石油资源没有枯竭”。这种判断,对中国也适用。二是石油勘探进程仍是乐观的,新的油藏不断被发现。近年来石油天燃气资源勘探取得较大进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1999年有12项重要油气发现,控明石油储量4亿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1999年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4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同年发现5个油田,其中渤海湾的一个油田石油地质储量3亿吨。据科学家估计,中国各类沉积盆地500多个,进行过油气勘探和评估的仅1/3。因此,发现和生产出新的油气,仍有相当空间。三是需要在扩大利用天燃气资源上下功夫。我国天燃气可采储量令人比较乐观。按最终资源量为22万亿立方米,年产量为700亿立方米(今年年产量预计在300亿立方米之内)计算,可采300年。四是坚持发展多种能源、实现能源的转化利用大有作为。比如,今年石油涨价对中国煤炭出口带来巨大机会,使煤炭出口翻了几番。现在各方正在研究煤电、煤油的转化,研究风力利用,太阳能利用,核电利用前景等,这些资源替代思路和办法,对保护和延长单一资源生命周期是很重要的。五是开拓海外石油生产,加入国际分工。1999年我石油企业在海外的石油产量达250万吨。其中,1998年投产并出口的我国第一个海外大型油田苏丹油田,使我石油集团获得167万吨,占其原油产量的20%。这对缓解国内石油供给压力起了作用。今后,开拓海外石油供给的战略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六是建设原油战略储备体系,以求缓解石油短期危机是重要的。七是用各种办法来提高油品的使用效益、减少对油品的浪费,以延长石油资源的使用年限。八是进一步完善石油工业重组改制的成果。近两年,两大公司改制并在海外成功上市,以及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新办法出台,都是石油工业以及石油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我相信,体制改革将是增加石油生产和满足需求的可贵动力。

    总之,石油资源永续利用上存在困难,但也会有越来越多克服困难的办法。

    水资源的供求前景如何?问题何在?出路何在?

    1995年世界银行发表的数据表明,占全球人口40%的80个国家水资源严重不足。美国《
时代》杂志曾发表一文,认为:“水是下次战争的根源”。

    我国占有世界22%的人口,而淡水资源只占世界8%,被联合国列为全世界人均水资源缺短的贫水国之一。我国水资源人均240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单位耕地面积占有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现在每年缺水量接近400亿立方米,全国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全国90%以上城市水环境恶化。水资源的时间分布极不均衡,空间分布也极不均衡。我们的母亲河――黄河,进入80年代以来,多次出现断流,这成为我国水资源开始缺乏的标识性的象征。

    更严重的问题是: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约40%-50%,落后美国、日本30年,农业用水损失率高达60%,生活用水中也存在普遍的浪费现象。

    如何办?首先是节约用水。工农业用水要节约,社会一切用水要节约。二要治污,减少污水排放,增加可用水量。三要养水,要环境保护,涵养水源。四要合理配置水资源,搞好余水区向缺水区的调配工程。同时,要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五、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法制建设。

    今年7月,我收到西安交大霍有光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社制度终结后的浙北农村政治与经济

  • 下一篇文章:中俄经济转轨的目标、路径及绩效比较研究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新世纪我国战略性资源的状况和对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新世纪我国战略性资源的状况和对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选择
  • ››加快发展县域民营经济政策方略
  • ››出让市场换来了技术进步?──对中...
  • ››WTO:中国低谷切入分析
  • ››体制转轨时期的地方保护主义研究
  • ››城市化是“规划”不出来的
  • ››信息化:世纪之交的战略抉择
  • ››国际竞争的环境变迁与国有经济结构...
  • ››执行环保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 ››从战略高度看中国资本市场走向世界...
  • ››新世纪我国战略性资源的状况和对策...
  • ››新世纪我国的人力资本的制度思考问...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