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化管理,不断提高航次效率、细化各项运输指标的分解和落实,继续降低内部营运成本。水路运输在解决我国石油与煤炭的运输问题中将会发挥重大的作用。 2、使能源流通法制化、信息化、规范化 能源流通是否顺畅是制约能源供给的一个关键因素,我国能源流通领域需要进一步改进,市场化的能源供销制度需要强化,使得能源流通朝法制化、信息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建立公平竞争的能源市场,使之具备以下特征:①能源价格变化随需求变化;②价格变化影响能源需求量;③能源产品的买卖由市场机构决定;④能源生产、销售企业无垄断行为;⑥能源用户无垄断行为 。要针对不同的能源产品、不同时期,以市场为导向,研究其产销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提出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营销战略,从而降低能源流通过程中的成本。 争取做到依法治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依法规范和调整所辖区域能源的开发生产、经营流通、使用与保护等方面的经济秩序 。依据规范来调整能源的开发生产、经营流通、使用与保护等环节的经济秩序,防止因盲目扩建能源设施而造成的浪费。 要针对我国能源生产企业和需求企业对市场信息都非常缺乏的局面,建立一套能源供求信息化的制度。减少非市场因素干扰,减少较多企业对市场价格变化反映滞后的局面,建立能源信息管理系统,并且要立足自身条件,发展多级多阶的结构,强调生产自动化的同时强调高效率的管理构架 。现代化的能源流通信息管理构架的建成可以为我国的能源流通提供信息流的支持,同时可以弥补技术上甚至生产上的不足。 (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根据我国能源构成以煤为主,而优质、高效、洁净能源短缺的现状,调整我国能源消费比例,可以减轻我国某些稀缺能源供给紧张的局面,减少城市污染,促进能源战略实施和可持续性发展。 我国优化能源结构,主要是尽可能降低煤炭比重,提高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构成中的比重,增加风能、太阳能和核电等清洁能源研发,发展高科技能源。另外根据我国煤炭能源储量较大的特点,加快煤炭能源转化的工作,变输煤为输电,发展净煤水煤科技等等。 (五)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大力发展低能耗产业,倡导节约用能 提高单位能源消耗产生的GDP值,调低我国第二产业的比例,注重第一产业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另外要注重节约用能,节约用能被称为“第三种能源”,可以减少能源需求。节俭是中华民族传统优良品德,因此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大力提倡节俭之风是可行的。政府要大力宣传《节能法》,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普通百姓了解节能降耗的重大意义,使节能工作成为全社会的一种自觉行为;政府部门还要指导节能降耗工作,从实际情况出发,来规范企业耗能行为,促使节能工作顺利开展,对居民节约用电,避免用电高峰的给予一定的优惠和补助。
四、结束语
我国现在的能源紧张形式仅仅是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能源问题必将更加突出。为了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首先要形成一个比较全局的能源治理观,要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同时治理,做到开源与节流并重;另外限于篇幅,本文没有提到亟需建立的能源预警机制、应急机制和储备机制。参考文献: 1《能源研究与利用》2003年第三期,马驰、高昌林和施涵,《中国能源研究与发展投入》 2 EIA,Annual Energy outlook 2001 3 《OMH》,2002年第十期 4 日经商务(Nikkei Business),2003年3月10日 5 温家宝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6 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 7 2003年世界经济年鉴 8 2002年国际统计年鉴 9 《能源工程》,1999年第三期,刘旭东、安玉彬,《优化能源结构的战略意义和对策》 10 《2000年中国航运发展报告》 11 《中国能源》,1999年第8期,王文堂,《加快能源市场建设 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12 《能源管理》,1998年第9期,张大威,《依法治能促进能源工作》 13 《能源管理》,1998年第3期,邵玉良,《能源管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引用》 14 UNEP 《产业与环境》,2001年第23卷第三期,《能源:事实与数据》 15 《技术经济》,2003年第6期(总186期),夏青,《论能源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16《能源政策研究》,2003年1月,王庆一,《中国能源形式评估》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