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教案在线 → 政治 → 小学三年级政治教案 |
|
|||||
三年级下学期 珍惜劳动成果小学三年级教案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7-16 19:28:29 点击数:[] ![]() |
|||||
教学目标 认知: 情感: 行为: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与第二课《不比吃穿》组成一个单元,同属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勤劳节俭”德目,它们有密切联系,同是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但着重点各不相同。本课着重于 教育学生珍惜劳动成果,下一课着重于 教育学生不和别人比吃穿。对学生进行“珍惜劳动成果”的 教育,在目前显得特别重要。其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学生的家庭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都有了较大的改善,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吃、穿、用应有尽有,家长为他们准备的学习、生活用品十分齐全,他们往往难以体会这些用品是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因此不知爱惜。其二,现在不少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处于特殊的地位,有求必应,有的甚至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对劳动的艰辛缺乏体会,不知道应该珍惜他人的劳动,所以随意浪费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本课 教学必须从这些实际情况出发,在低年级已进行过的爱惜学习、生活用品,爱护课桌椅和爱惜粮食等方面 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针对性,务求收到实效。 教法建议 教师可结合课文、插图和方框中的提问,着重分析三个问题。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 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用品都是劳动成果,它们来之不易。 2.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是一种美德,是尊重劳动人民的表现。 情感: 1.以珍惜劳动成果为荣,以浪费劳动成果为耻。 2.尊敬珍惜劳动成果的人,愿意向他们学习。 行为: 1.珍惜日常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不损坏,不浪费。 2.见到同学不珍惜劳动成果,加以劝阻。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社会财富,都要爱惜的道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聪聪寻宝的旅程世界。 同学们,今天我要跟着聪聪去寻宝,聪聪你们知道是谁吗?他就是一位生活条件很优越,不懂得珍惜物品的一位小精灵。这一天,他要出去寻宝,但是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和麻烦,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他?如果愿意,我们就一起出发吧! 二、演示图片1:聪聪飞过白云,飞过大地,来到了他向往已久的快乐城--北京。 师问:同学们,你们猜猜,聪聪最先到了哪里? 学生回答:故宫,长城。 师答:不是,原来他先来到了小学食堂里,他一定是饿了,已经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出示把面包吃一半扔一半的图片。 学生提问:老师,他怎么没吃完就扔掉了,这样太可惜了。 师答:你们也这样觉得吗?聪聪真是太浪费了。那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帮他。老师这里有一些资料,你们过来找一找,看看哪些可以帮他。 学生回答:老师,我找到了,这个动画《儿童营养面包的由来》,我想让聪聪看看,让他知道一下这面包来得多不容易。 演示动画:《儿童营养面包的由来》 学生回答:老师,我也找到一个。古诗《锄禾》,我想聪聪读了这个,一定就知道这粮食来得有多不易啦! 师问:同学们,谁能告诉我,刚才大家看的《儿童营养面包的由来》一共经过了多少道工序? 学生回答:11道工序。 师问:那你们想想要用多少人力和物力呢? 学生回答:很多很多。很不容易。 教师提问:那聪聪和董必武的女儿谁做得对呢? 学生回答:董必武的女儿谁做得对,因为她把掉在桌上的米饭都捡起来吃了,她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很对,我们吃的米饭、面包、糖果等等都是经过好多道工序制成的,许许多多的工人、农民为此付出了劳动。不爱惜这些东西,就是不尊重他们的劳动。我想现在聪聪也应该知道不应浪费粮食和食品了吧! 板书:粮食来之不易,勿浪费 三、同学们,聪聪又遇到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帮他分析一下,他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出示问题1:当聪聪看到我们的申奥口号:“新北京、新奥运”时,北京小朋友向他提问:“请你说说用过的东西应该怎么办?” 此时,聪聪武断地说:“扔掉。” 师问:聪聪这样做对吗?你是怎样做的,尤其是班上北京的同学好好谈一谈。 学生回答: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因此产生辩论。 师继续问:课文中董老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董必武爷爷是没有条件买新毛笔吗?为什么要自己粘毛笔头?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董必武爷爷并不是买不起新毛笔,而是他认为粘上还可以继续用。还有雷锋叔叔,我们常听说他穿的袜子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也不是他买不起,而是他觉得还可以穿,而我们小朋友总是东西还没有坏就扔掉,向聪聪那样,一点也不注意节俭,这样对吗?大家一定都知道“珍惜与节俭”可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呀!我们要不要继承和发扬下去呢? 学生回答:当然要。 师问:我们不但要做到“珍惜与节俭”,我们还要向全世界宣传这一美德。我到是想了一个好办法,而且现在就可以起到宣传的效果。然后大家都照着去做好不好?那就是我们每个同学不都有很多中外联谊伙伴吗?我们现在就给每人发一个Email,把你做到的珍惜与节俭的事情都写下来发给他们,然后大家再相互交流,怎么样? 发信或课后回家去发信。 板书:爱惜生活用品,要节约。 四、师问:我们看看聪聪现在到哪儿啦?快乐林--老年宫。噢!原来是一些爷爷奶奶听说了聪聪的事,正在给他讲老一辈革命家勤俭节约的故事呢?对了,同学们,记得上堂课我让大家找的呢?现在请大家分别讲出来听听。 学生讲自己搜集的故事。 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演讲,我发现你们的课前调查非常充分,找出了自己的榜样,并对周围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敢于指出,这种精神难能可贵。让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