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浙江版)第四册第50-5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有余数除法和余数的含义,懂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通过操作尝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是教学的重点。掌握试商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10个小圆片、投影仪、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基础训练(出示小黑板): 1、 口算。 2×6 4×8 27÷9 24÷8 4×2 3×5 16÷2 24÷3 2、 口答。( )里最大能填几?你是怎样想的? ( )×2く7 6×( )く25 ( )×2く13 ( )×4く27 ( )×8く42 3×( )く30 3、 竖式计算。 ?? ?? ?? 4)8 4)16 9)45 二、 动手操作导入新课。 1、 摆一摆。 请小朋友拿出10个圆片,按照老师的要求动手摆一摆。 (1)10个圆片,每组2个,可放几组? (2)10个圆片,每组5个,可放几组? (3)10个圆片,每组3个,可放几组?还剩余几个? (4)10个圆片,每组4个,可放几组?还剩余几个? 根据学生操作后汇报的结果,填出下表: 图片个数 每组个数 组 数 余下个数 10 2 5 10 5 2 10 3 3 1 10 4 2 2
2、导入新课 以上分圆片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正好分完,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这个剩余的数,在除法算式中我们把它叫做“余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三、 进行新课 1、 出示尝试题。(投影仪) (1)老师有8个梨,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几人? 操作:用小圆片代替梨来摆一摆,看谁摆后能很快写出一道算式。 学生口述算式和计算过程,教师进行板书: 8÷2=4 4 ?? 2)8 8 ?? 0 (可以分给4人,没有剩余。) (2)(添上一个)现在有9个梨,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几人,还剩几个? 操作:学生摆好后写出一道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9÷2=4(人)余1(个)”中的“余数”在算式中该怎样表示呢? 这道题与课本第50页的例1类型相同,请同学们看书上是怎么样表示的,书写格式又是怎样的? (学生看书) 2、指导学生看书。(课本50页 例1) 看书时思考下列问题(出示小黑板): (1) 这道题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2) 这道题跟以前学过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3) 这道题里的余数为什么是1,而不能是2或3? (4) 这道题难在哪里? 师:看例1时,同桌同学可以讨论。 3、指两名同学板演,可能会列出算式: 9÷2=4(人)……1(个) 4 ?? 2)9 8 ?? 1 4、学生讨论。 师:请板演的同学讲一讲,你是怎样列出这个算式的?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学生回答。 师:其他同学和他算得一样吗?请你和同桌讨论一下,你是怎么想的? (讨论后分别请学习稍有困难的学生两名讲想的过程) 师:商为什么是4?你是根据什么想的? 学生回答。 师:请同学们再想一想,余数能不能是2、3,为什么? (同桌小声讨论,然后请学生回答) 5、教师讲解。 (1)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因为,如果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说明还够分1份的,说明商小了,只有余数比除数小,商才正确。 (2) 计算有余数除法时,书写格式一定要正确完整。 6、学生独立把课本51页例2做完整,然后集体校对。
四、 巩固练习(投影片出示) 1、 口算并说出商几余几? 8÷3=□……□ 11÷4=□……□ 12÷5=□……□ 65÷8=□……□ 35÷8=□……□ 7÷2=□……□ 2、 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49÷6=8……1 38÷5=6……8 36÷9=3……9 8 6 3 ??- ??- ??- 6)49 5)38 9)36 48 30 27 ?? ?? ?? 1 8 9 学生改正后,让学生说一说错误的原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 3、 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1)被除数是23,除数是4,商是几,余数是几? (2)54除以7,商几余几?除以9呢? 4、 聪明题。 有35块点心,每6块装一盒,剩下的包在纸包里,纸包里有多少块点心? 五、 课堂作业 课本第52页第4、5题。 六、课堂小结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