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教学参考



Tags:


   《木兰诗》教学的几点设想      ★★★ 【字体: 】  
《木兰诗》教学的几点设想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11:11:03   点击数:[]    

《木兰诗》教学的几点设想

琼海市潭门中学(邮编:571431 卢传明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这篇课文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我在教学时把其当成一首古代的诗词来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下手:

一是朗读。

由于这首民歌具有音乐美的特点,全诗共有330个字,且有些地方还存在押韵,所以读起来琅琅上口,上课时我让学生独读、集体读,让学生在读中把握恰当的语调,充满感情去主读,读出它的韵律来,初步去把握民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是理解。

我在让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去领会民歌的思想内容和民歌的表达方法,我主要是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进行教学。

第一、了解民歌内容和产生的时代背景。

《木兰诗》记叙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诗中热情赞扬了木兰的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端庄从容的风姿。它不仅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当时普遍的尚武风气,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北方人民憎恶长期割据战乱,渴望和平,安定生活的意愿。它是对木兰的讴歌,显然也冲击了封建社会当时重男轻女的偏见。了解了这些内容和时代背景,学生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就会更好地把握。

第二、了解民歌的表达方式。

这首民歌在表达的方式上涉及到了众多的修辞,排比、复沓、互文、顶针等,都应该要求学生好好去掌握。有一些修辞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习起来较为困难,我在教学过程中当然做为重点来让学生去理解。例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一句,学生在学习起来只是按古文的含义直接翻译过来,这样就错误地理解成了木兰从市场的东面买来骏马,从市场的西面买来鞍鞯,从市场的南面买来辔头,从市场的北面买来长鞭。这里我特别强调,这是诗歌的“互文”现象,翻译这样的句子要注意考虑本课诗歌的特征,让学生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木兰到各处各街备办骏马等战具,不是一个地方买一样东西。下面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也是如此。

和叠句有区别的复沓句“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它和叠句有着明显的区别,就是复沓句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而叠句的词语要完全相同。“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同样也是复沓

至于对偶,本篇诗歌比比皆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等都是较工整的对偶句,都需让学生好好去理解。

此外,排比也是本课主要的修辞,这里就不详细叙述,只是在教学中让学生去认真体会、理解。

三是欣赏民歌的意境。

通过对民歌的学习,我们要发挥丰富的想象,进一步去体会民歌的意境。在授课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木兰,你会代父从军吗?你会怎样处理好在从军途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说出自己的理由,并说出有可能碰到的实际困难和解决的方法。这样,不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临事解决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这里发言得较多为女同学。

当然,学好木兰诗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里只是简单地举出其中的几个层面。“管口窥豹,略见一斑”。要真正掌握本课,还需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平时对古代诗词知识的积累,才能达到真正掌握的目的。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将军战未死,十年凯旋归──《木兰诗》中“将军”所指之我见

  • 下一篇文章:荒岛余生呈现的主人公的心态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木兰诗》教学的几点设想”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木兰诗》教学的几点设想”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故都的秋》教案2
  • ››《荷塘月色》教案2
  • ››《故都的秋》教案3
  • ››《荷塘月色》背景资料
  • ››《荷塘月色 》教案6
  • ››《故都的秋》教案4
  • ››《故都的秋》教案6
  • ››《荷塘月色 》教案7
  • ››《荷塘月色》教案3
  • ››《荷塘月色 》教案5
  • ››《木兰诗》说课稿
  • ››《木兰诗》说课
  • ››《木兰诗》说课设计
  • ››《木兰诗》课堂实录
  • ››《木兰诗》教学实录
  • ››《木兰诗》译文
  • ››《木兰诗》的主旨和结构新探
  • ››《木兰诗》学习要点
  • ››《木兰诗》教学的几点设想
  • ››《木兰诗》教学节录分析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