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高三语文教案
   课题:学写诗歌评论.      ★★★ 【字体: 】  
课题:学写诗歌评论.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5:32:00   点击数:[]    


课题:学写诗歌评论
时间:2005年9月8日上午第二节
地点:常州市一中高二教改(1)班
执教者:程代军

目标:1、熟读《语文读本》第一课《诗经三首》(黍离、溱洧、子衿),理解诗意诗情。
2、掌握诗歌评论的书写形式。

过程:
一、明确任务:学写诗评

二、方法指引:
1、诗评的三种形式:导读式、鉴赏式、创造式(以内容、形式、自我的要素递加)
2、范例:
(1)读《黍离》,理解诗意。
(2)范例1:以诗改诗,如以前《氓》的改写。也可用散文形式。
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生出苗儿来。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烦闷方寸乱。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抽出穗儿来。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昏乱如醉酒。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梁结出粒儿来。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郁闷如噎食。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3)范例2:《沉重的孤独》(创造式)
不敢写《黍离》,因为名头太大,一句名言四处援引的那种。在还没有听说过《诗经》的时候就听到过那两句话,只觉得绕口令一样说来说去,语意还有些神秘,即使没有听懂,也还会觉得喜欢。
许多年后读起这首诗的时候,下面的注解告诉我那是一个臣子在怀念故国,太久远的感慨,我感觉不到,只看到了在孤独中默默流过的时间。
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往何方去,是在一个地方无数次走过,还是匆匆走过不同的地方,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一个过客而已。也许根本没有在走,只是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或者说,是你的年华在其中不知不觉地流逝。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最贴近大地的植物,生根,长叶,结果,一点点地成熟也一点点的老去。《诗经》中的时间,总是在看起来相似的循环中偷偷的物换星移,不会让人觉出痛楚中慢慢浸透了辛酸。
然而年华老去又如何,那只是天地万物必然的经历,难过的是孤独地经历。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是用了很长的时间才读懂了这一句的重量,却不敢说领悟,那样的领悟太需要经验,却会害怕那样的经验。
不想孤独,也许是太脆弱,总需要在别人的身上证明自己的存在,害怕自己的匆匆的过往,留不不下任何痕迹。
然而又有多少人能明白你的心迹?“脾膈间物,不能掬以相视”,生下来便是孑然一身,剩下的时间,只有在误解中表演,玩着自欺欺人的游戏,又何必去问自己是谁,别人又是谁呢?
4、范例3:《读《黍离》》(创造式)
文 / 闲云 无意路过往日的国都
看西风残照里
周家城阙埋没在废墟
杂草蓬生,一片荒芜
勾起你千头万端的愁绪
你毫无方向地乱转
堆堆坟冢恍惚过你的身旁
秋风浓烈
你隐隐听到远方传来的泣声

步子靡靡之而前
心中摇摇无助
无法诉说眼前的一切
脚再也支持不住悲伤的心
举目创痍……
我分明看到你眼中噙满了热泪

找块墓碑坐下吧
你自语道
又不禁想起了很多很多
厉王的小人姿态
召公的无可奈何
幽王的昏庸无道
猃狁的野狼兽行

一句“悠悠苍天”
击痛了三百年后一位圣人
也击痛了另一个世界的我

三、以这三首诗为范围,写诗评
  
 
 

[1]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李镇西讲《沁园春 长沙》第二课时教案

  • 下一篇文章:《我若为王》教学设计2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课题:学写诗歌评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课题:学写诗歌评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三块钱国币》教案教案
  • ››“哀”字一线牵——春姑娘上《哀江...
  • ››我的呼吁.
  • ››《阿Q正传》教案
  •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
  • ››张开双臂,选择博爱 ——苏教版《七...
  • ››触龙说赵太后..
  • ››《我与地坛》学习要点
  • ››《明湖居听书》..
  • ››语文教案-阿Q正传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