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九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 - 《马踏飞燕》      ★★★ 【字体: 】  
语文 - 《马踏飞燕》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3:16:23   点击数:[]    

  《马踏飞燕》的教学重点是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和第三段(第四自然段)。其教学设计如下:

  一、指导看图,培养观察能力。

  1. 设置疑难。看图前提出问题:(1)这是一匹什么样的马(2)马怎样踏飞燕(3)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构思

  2. 初步解疑。看图时教给方法:(1)整体观察马的外形特点。按马的身躯、体形、鬃毛、四蹄、头、尾、口的顺序看,使学生认识这是一匹奔跑中的骏马,能给人以姿态优美、栩栩如生的感觉。(2)重点观察马的腿、蹄的姿势。按马的右前腿、左后腿、右后蹄的顺序看,使学生认识这是一匹右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正在快速奔跑的骏马。

  3. 口述图意。看图后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图意。

  二、图文对照,发展思维能力。

  1. 朗读课文。自读课文第二段,想想哪些描述与图意相吻合

  2. 勾画词语。画出“匀称”“坚韧”“构思奇妙”“匠心独运”等词语,并结合图文和词典自己理解意思。

  3. 寻找答案。出示看图前提出的第三个问题,先让学生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两个疑问句,再将其变换为陈述句,然后用关联词语“为了……”造句。

  4. 深层理解。提出问题:(1)“构思奇妙”怎样解释(2)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构思奇妙”使学生弄清楚,一是通过马的右前腿和左后腿的动作,充分表现马快速奔跑;二是通过“连飞燕都来不及躲闪”的描述,把“快”具体化;三是通过马踏飞燕而“飞燕竟安然无恙”来衬托奔之神奇。

  5. 展开想象。让一学生带着喜爱和赞扬的感情朗读第三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图想象这匹马是怎样四蹄离地、风驰电掣般地飞奔,激发其发出“不愧是一件艺术珍品”的赞叹。

  6. 归纳段意。

  三、实物演示,理解科学原理。

  1. 解决难题。教学第三段,为帮助学生理解“重心”“支撑点”等词语,可用木制或纸制的小马活动模型,仿照课文的写法作表演。

  2. 课堂作业。(1)用关联词语“不仅……而且……”口头造句,不能与课文原句重复。(2)齐读本段。

  四、欣赏图文,提高审美能力。

  1. 朗读课文。播放第二、三段配乐朗读的课文录音或声形并茂的录像,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欣赏物美、文美。

  2. 现场讲解。请一名学生登台当讲解员,按第二、三段的描述,向全班同学介绍这一珍贵的艺术品。

摘自《陕西教育》2000年第2期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语文教案-白杨礼赞

  • 下一篇文章:《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语文 - 《马踏飞燕》”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语文 - 《马踏飞燕》”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写作交际口语第六册第三单元
  • ››《伟大的悲剧》课例点评
  • ››第六册五课外国诗两首
  • ››一厘米
  • ››桃花源记 教学设计示例
  • ››六册写作、口语交际单元一
  •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
  • ››社戏 教材教法
  • ››《故乡》教学设计2
  • ››23满井游记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