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九年级语文教案
   九年级(上)第六单元备课指导      ★★★ 【字体: 】  
九年级(上)第六单元备课指导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2:56:19   点击数:[]    

21.陈涉世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司马迁及〈史记〉。

〈2〉会读会写下列字:辍  屯  度  罾  篝  恚  笞  蕲 

〈3〉应掌握下列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安  度  亡  数  举  苦  将  诚  然  固  间  次  王  目  素  笞

2.能力目标:

〈1〉读通读顺读熟课文。

〈2〉会逐字逐句解释课文。

〈3〉初步学会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3.情感目标

 了解陈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二.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

1.  了解作者及〈史记〉。

2.  教师范读,学生朗读。

3.  学生参看注释,疏通课文。教师作巡场指导。

4.  教师采用提问或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第二课时

1.  朗读课文。

2.  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讨论。

〈1〉       陈涉那种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能力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表现出来?请做具体说明。

〈2〉       陈涉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有怎样的作用?结合其他学科谈谈自己的看法。

3.  在解决问题时一般要有明确的答案。

4.  布置作业。

22.唐雎不辱使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战国策》。

〈2〉。会读下列字:雎  拂  跣  傀  缟  挠

〈3〉。掌握下列文言词:许  易  因  且  以  于  错  直  是  谢  挠

〈4〉掌握课文中的判断句式。

2.能力目标:

〈1〉朗读全文,要求背诵。

〈3〉       要求逐字逐句解释课文。

〈4〉       学会分析唐雎这个人物形象。

3.情感目标:

〈1〉学习唐雎那种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

二.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

 

1.了解〈战国策〉和时代背景。

2.听录音,或教师范读,然后学生熟读课文。

3.组织学生参看注释,逐种鹁涫柰ǹ挝摹?/SPAN>

4.通过提问或作业形式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课文中的第三段列举了历史上三位勇士的故事的语句,学生可能不容易理解,教师可适当作些讲解。

5.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1.  讲评学生的作业。

2.  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两遍,便于分析课文。

3.  要求学生理清课文结构(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4.  要求组织学生分析唐雎这个人物形象,可以从语言、动作等方面加以分析。若有时间,还可分析一下秦王这个人物。

 

23.隆中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陈寿与《三国志》。

(2)要求学生会读下列字:乐毅  诣  蹶  沔  沃  胄  恤  戎  箪。

(3)掌握下列文言词语:躬  器  就  致  顾  诣  屏  猖獗  挟  殆  将  则  信  然  用

(4)掌握课文中富有生命力的短语:智术浅短  度德量力  思贤若渴  民殷国富    箪食壶浆

2.能力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逐字逐句疏通课文。

(3)要求学生学会分析诸葛亮献给刘备的对策以及这一对策所持的根据。

3.情感目标:

 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历史人物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二.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

1.  了解陈寿与《三国志》,了解时代背景。

2.  听录音,学生朗读课文,至少读两遍。

3.  组织学生根据课文注释疏通课文。若学生有疑难问题,教师可帮助解决,以真正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  为了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课文的字词句,教师可当场提问,或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1.  进一步检查学生掌握字词句的情况。

2.  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尤其是课文第四段要重点朗读,以便学生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

3.  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

(1)       诸葛亮献给刘备的对策是什么?

(2)       用这个对策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3)       诸葛亮做出这一对策有什么根据?

(4)       从而可见诸葛亮是怎样一个人。

4学生在讨论时,教师要注意引导,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24.出师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表”这种文体。

(2)会下列字:殂  陟 裨  行  猥  夙  攮  咨  诹

(3)掌握下列文言词:诚  秋 殊遇  恢弘  陟罚臧否  平明之理  简拔  是以  开张圣听   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作奸犯科  裨补阙漏  卑鄙  三顾茅庐   亲  远  斟酌损益   察纳雅言 涕  零

2.能力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逐字逐句理解课文。

(3)会分析课文的行文思路。

3.体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心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二.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

1.  了解“表”这种文体。

2.  听录音,学生朗读课文。

3.  学生疏通文字,重点要掌握目标中列举的文言词汇。

4.  教师要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第二课时

1.  要帮厨学生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1)(1——5)分析形势,提出建议。

 (2)(6——7)追求经历,表达忠心和决心。

 (3)(8)     明确责任。

 (4)(9)     表文结束。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背诵课文。

2.  布置作业。

 

25.词五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词这种文体形式。

(2)了解各词作者及朝代。

2.能力目标

(1)会背诵默写这五首词。

(2)学会分析各词的一些名句:

   1)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3.情感目标

体会每首词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

1.  了解词的特点。

2.  了解温庭筠和范仲淹。

3.  朗读这两首词。

4.  分析这两首词。

5.  要求在课堂能背诵。

第二课时(学习后三首)

1.  了解三位词作者。

2.  在朗读词的基础上,分析这三首词的意境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不要作过多的讲解。要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要求学生背诵这三首词。

4.  布置作业。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一、活动建议

1、分好活动小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划分小组若干个,确定好组长。

2、按小组分好活动内容。本次活动的三个内容中,每个内容可由几个小组承担。能力强的小组可担当两个活动内容。

3、教师应提前布置任务。

二、活动安排

1、准备阶段

①明确活动的主题和主要内容

②了解“风流”的含义。

③由课代表了解每组承担的活动内容,交流时所需要时间,并安排好活动顺序。

④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内容要进行下水指导,如,人物怎么排位,怎么写简介等。又如吟诵华章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⑤要注意学生在活动中形式的多样性。

2、活动开展阶段

①由课代表或委派同学主持活动

②每组代表上台表演

③由教师作本次活动的小结

3、写作阶段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活动准备和经过,写一篇以“风流人物”为话题的作文。

4、评价阶段

①组建评价小组,活动前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作评委,在活动过程中给每小组代表的活动打分。

②评价要尊重评委的意愿,教师尽量不要干涉,评的过程中,可去了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取平均分。

③教师要引导学生公平公正客观地评价,不要偏袒。

三、活动时间

可安排三课时,活动一课时,写作一课时,讲评一课时。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高中一年级《归去来兮辞》 教学(二)

  • 下一篇文章:第六册十八课白毛女(节选)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九年级(上)第六单元备课指导”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九年级(上)第六单元备课指导”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写作交际口语第六册第三单元
  • ››《伟大的悲剧》课例点评
  • ››第六册五课外国诗两首
  • ››一厘米
  • ››桃花源记 教学设计示例
  • ››六册写作、口语交际单元一
  •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
  • ››社戏 教材教法
  • ››《故乡》教学设计2
  • ››23满井游记
  • ››九年级 前言-教学教案
  • ››九年级政治第三课教材补充内容之一...
  • ››九年级政治人教版教案-教学教案
  • ››九年级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的...
  • ››九年级政治教学中要学会运用拿来主...
  • ››九年级英语Unit 17 Lesson 68说课稿...
  • ››九年级英语上学期Lesson 6教案小学...
  • ››九年级英语第二十四单元-教学教案...
  • ››九年级英语第二十三单元-教学教案...
  • ››九年级第二十二单元-教学教案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